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 , 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作者 / 乔苗儿
《三叉戟》开播至今 , 豆瓣评分8.3 ,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 , 女性观众的比例为41.91% , 20-29岁的年轻观众群体占到观众总数的41.14% , 三个加起来超过150岁的警察叔叔 , 宝刀不老 , 一点点敲碎有色眼镜下审美偏见 。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中间我们收到过一些意见 , 《三叉戟》也许不是年轻观众的菜 , 女性观众也许不爱看 。 ”该剧的编剧沈嵘回忆创作过程时说道 , “几个老男人的戏 , 吃不准有没有人看 。 但制片人马珂十分坚定 , 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 ”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剧情过半 , 不论是曾经的「三叉戟」 , 还是现在的「仨茶几」 , 观众的反馈是最有力的支持和肯定 。 娱sir带着对公安剧创作、小说改编、用户审美与创作者表达的三点问题 , 采访了《三叉戟》的编剧之一沈嵘 , 希望能从中编剧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破圈传播的作品 。
以下是娱sir与沈嵘的对话: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改编加减法:
轻地域、重人物、重结构
Q:剧版《三叉戟》酌情对北京的方言做了削减 , 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沈嵘:吕铮老师的原著就是北京方言 。 当时写剧本的时候 , 我也是拿北京口写的 。 我是上海人 , 但我从中学时 , 就读王朔、王小波的小说 , 是适应京口写作方式的 。 但在具体拍摄过程中 , 考虑到照顾更多的观众 , 比如南方观众的观感 , 还是做了删减 。 用普通话说出来 , 味道可能会损失一点 , 但是意思还在 。
Q:每集开场都会有一段三叉戟年轻时候的回忆 , 而且这段回忆与当集的主题相呼应 , 创作的时候为什么设置「楔子」?
沈嵘:我平时喜欢看美剧 , 美剧中「楔子」很常见 , 作用在于集中展现人物前史 。 我印象最深的是《绝密毒师》的衍生剧《风骚律师》 , 我看这部剧是站着看的 , 以示致敬 。 它开头的楔子 , 当时我就觉得特别好 。 正片中表现人物当下的状态 , 楔子负责解释这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 。 楔子的设置 , 能够帮助省略很多不必要的闪回 , 避免影响观感 , 让观众觉得老套 。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我一直很嗨楔子这个点 , 它特别巧妙 , 而且对人物塑造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 是对于人物情感、人物行为、思考方式、说的话的一种解释 。 于是 , 我就先在前五集里精心设计了前面的「楔子」 , 准备看看反响 。 结果从总制片人马珂、到导演刘海波、原著作者编剧吕铮、文学策划李晓明再到各位演员 , 他们都觉得「楔子」特别好 , 我心态就定了 , 后来刘海波导演就希望每集都铺上 , 并添加了很多好的段落 。
娱乐产业|《三叉戟》编剧沈嵘专访,改编就是边划船边做加减法
本文插图

特别是马珂 , 他知道拍摄楔子会增加成本 , 还得重新找年轻演员去呈现 , 但还是很支持这个想法 。 这很有代表性 , 说明大家都是全力以赴为了出一个好作品 。
Q:从情节发展来看 , 年轻人(崔斌、夏静怡、彪子、小雪)的戏份越来越吃重 , 设计年轻人这条线的戏剧目的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