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天浩|京东+拼多多为何小于淘宝,618初战( 二 )


常规而言 , 为了让促销晚会发挥最大价值 , 电商平台会提前至少一个月预热 。 这一次拼多多的《618超拼夜》 , 最早的信息是6月5日发出 , 预热周期两周都不到 , 也能看出整个活动的“仓促”感 。
将这些数据、战报和动作等碎片信息整合后 , 会发现或是因为5月战绩不佳 , 导致了J、P一系列的反常态 。 毕竟 , 今年的618太重要 , 如果表现不好 , 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
国民级平台的强恢复力
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 Q1季度国内零售业受到不小的冲击 ,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 1—3月份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8580亿元 , 同比名义下降了19.0% 。
进入4月、5月 , 横亘在各电商平台头上的就是如何快速恢复 。
根据CEIC的数据显示 , 截止2019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参与率约为68.0% , 也就说拥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在9.5亿上下 , 抛开老人和青少儿的占比 , 该数据符合国内的社会结构 。 淘宝的7.57亿MAU , 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家庭 , 因为基数大 , 计算增长率方面不占优势 , 可就每月增长的人数规模而言 , 5月是要超过其他家平台的 。
20年来 , 国内历来不乏各种类型的电商平台 , 可在真正能够称为国民级平台的名单里 , 淘宝是最无争议的一个 。 能够在5月份快速“回血” , 多亏淘宝所占有的两个“全” 。
第一个全 , 是在用户结构层面;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全年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3月31日的12个月里 , 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7.26亿 , 同比增长7200万 , 单季增长1500万 。 2020财年里超过70%的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欠发达地区 。
17年前 , 淘宝从一二三线城市出发 , 快速的崛起为综合电商的老大;移动互联网崛起的近十年里 , 面对微信不断扶持“代理人”的冲击 , 淘宝仍稳定的实现对下沉市场的渗透 。 成为国内可以说唯一的能够覆盖一二三线至三四五线及农村地区的平台 。 全用户结构 , 使得疫后商家“线上求生”时第一想到的平台就是天猫淘宝 。
例如 , 特斯拉、宜家等此前从未在第三方开设官方旗舰店的巨头 , 年初纷纷落户天猫旗舰店 。 苹果官方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打折促销 , 也是在天猫平台上落地 , 商家是很诚实的 , 用户在哪它们就在哪 。
第二个全 , 是在业务结构层面;用户的需求是多变的 , 尤其是经历过“黑天鹅”的洗礼 , 依靠单一或少数业务支撑的平台 , 往往会在突发的危机中遭受重创 , 反观多元化较为成功的平台 , 抵抗风险的能力往往会更强 。 阿里的大生态中 , 天猫主打国内、乃至于全球的一线消费市场 , 淘宝面向的是大众消费市场 , 而聚划算、淘宝特价版则是下沉市场的两个重要抓手 。
淘宝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整个阿里的生态圈 , 货品覆盖了数码3C、服饰美妆、家具家电、食品生鲜等全品类商品 。 在淘宝APP首页上我们能够直达天猫新品、天猫国际、天猫汽车、天猫超市等 , 还有今日爆款、淘宝吃货、口碑生活、土货鲜食等频道 , 以及阿里拍卖、口碑生活、菜鸟裹裹、小黑盒等入口 , 琳琅满目 , 满足着消费者大部分消费需要 。
时至如今 , 几乎所有流行的电商模式 , 都能在淘宝上找到雏形 。
其实无论是双11还是618 , 中小电商平台都是受益的最大者 。 许多过去只在一个平台购物的消费者 , 也会去一些不常去的APP上看一看 , 这为中小平台带来一个难得展示自我的机会 。 大促节中 , 纵然消费者会兜兜转转 , 最终还是要回到淘宝APP上 。 一方面得益于淘宝平台整个生态的良性 , 每个“新”消费者 , 只要下载了淘宝APP , 都能很快在找到自己喜欢的购物方式 。 一方面全品类商品和诸多特色频道 , 也充分承载和解决着细分到极致的各种消费诉求 。 用户即可以直接进入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 , 也可以去聚划算买到“平常不敢想”的特价大牌商品 , 还有淘宝特价版上选不过来的工厂直供价的便宜好货等等 。 总之 , 只要敢想 , 就能在淘宝上找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