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南的峥嵘与梦想
本文插图
?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ID:SIF-2015)原创 ,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 , 首图来自壹图网 。
1987年6月12日 , 刚刚于东南沿海“画了几个圈”的邓公 , 会见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斯特凡·科罗舍茨一行 。 谈话间 , 邓公指出“改革步子要加快” , 并明确提出: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 , 这就是海南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 , 那里有许多资源 , 有铁矿、石油 , 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 , 是很了不起的 。 ”
正是这段谈话 , 第一次向世人透露了建设海南大特区的宏伟战略 , 也成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起源 。
出于“中国南大门国防前哨”的特殊身份 , 曾经的海南长期都是将“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题词作为雷打不动的建岛方针 , 而这也导致了海南经济发展的滞后 , 除了拥有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外 , 海南几乎再无其他像样的产业 , 财政与居民收入更是少得可怜 。
有人戏称:与其叫琼岛 , 还不如叫“穷岛” 。
直到邓公慧眼识珠地洞见到了海南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 , 尤其是在1984年视察完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后 , 他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开放海南岛的决心 。 终于在1988年4月13日 , 国家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 , 海南由此成为了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
从国防前哨到开放前沿 , 从边陲海岛到开发热土 , 海南完成了华丽转身 , 步入了发展的新纪元 , 并即将在未来的30多年里 , 不断地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
一
从探索到“泡沫”
刚刚建省不久 , 一个重磅难题就摆在了海南的眼前:到底要不要发展工业?
诚然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 , 两百多年的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总量已经远远超越过去几千年创造的财富总和 , 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化机器大工业 , 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才得以不断推进 。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一再证实:要想实现现代化 , 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
更何况 , 当时海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有18.4% , 农业却高达50%——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低层次产业结构 。
可是按照当时的情景 , 工业并不符合以生态环境著称的海南所具备的比较优势 , 而且早期的海南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 , 发展起来难度将会非常之大 。 这也使得人们在商讨海南发展大计时 , 一度摇摆不定 。 不过最终 , “工业主导”思想还是占了上风 , 在1988年定稿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了海南发展的总目标:
“建立以工业为主导 , 工农贸旅并举 ,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 。 ”
以此为基调 , 海南开启了一波工业化的小高潮 。 尽管工业的确是在快速增长 , 1988~1992年的平均增速高达20.26% , 但无奈海南当时的工业规模实在太小 , 增速再快也难以盘活全省经济 , 并且工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 , 大多为矿业和农产品加工 , 缺少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引领 , 因而没能掀起太大的浪花 。
好在外贸的表现足够抢眼 , 这与国家政策倾斜不无关系 。
1988年8月 , 轰动全国的《加快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出台 , 该文件对于外贸的支持力度之大可谓空前 , 其中提到的三个“进出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境外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基本自由 , 在全国范围内更是独一无二 , 人们直呼海南“比特区还特” 。 而依托于此 , 海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外贸繁荣 , 服务业比重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
在此期间 , 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 那就是名噪一时的“洋浦风波” 。
按照当时的规划 , 洋浦被定位成海南省“特区中的特区” , 但省内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发洋浦 。 于是 , 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洋浦地区 , 由外商来成片承包并加以系统开发 。 无论是开发面积、开发期限还是模式的灵活程度 , 这都是建国以来对外开放尺度最大的举措 。
推荐阅读
- 股票行情|海南椰岛“打醉拳”
- |第十届海南省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评选结果出炉!上榜的有……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国家发改委:海南离岛免税首周,日免税额较上半年猛增近六成
- 中年|为梦想窒息?国产车企年亏109亿,居然还能得到6大银行投资!
- 工人日报|海南免税购物受热捧 “购物天堂”如何对代购说不?
- 青年|家电经销商要直面残酷现实,别再梦想一夜致富
-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团队旅游“解禁”网络实时搜索量增长4倍 海南海岛游成热门
- 海南|海南自贸区总龙头!20天11板,机构重仓71.0984%,股价涨幅超100%
- 凤凰网河南综合|泰康“世纪圣典”点亮保险精英梦想
- 免税产品|海南免税新政实施首周 离岛旅客累计购物6.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