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竟然还是一位编剧?
来源:凤凰网读书都知道诗人乾隆 , 虽然你记不住他有哪一首诗出名 , 但他一生确实写了四万多首诗 , 堪比《全唐诗》 。 其实 , 多才多艺的乾隆也是个不错的画家 , 出版了画册 , 画册还当礼物送给老外 。 另外 , 乾隆还是名副其实的老编剧 , 每次重大战役胜利后 , 他都会写戏来表达自己的伟大 , 1793年创作的昆戏《四海升平》 , 应该是他戏剧写作的代表作 。
壹清人赵翼的笔记《檐曝杂记》卷一有一节《大戏》 , 他写到了在热河行宫亲历的一场演出:上秋狝至热河 , 蒙古诸王皆觐 。 中秋前二日为万寿圣节 , 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戏 , 至十五日止 。 所演戏 , 率用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 , 取其荒幻不经 , 无所触忌 , 且可凭空点缀 , 排引多人 , 离奇变诡作大观也 。 戏台阔九筵 , 凡三层 。 所扮妖魅 , 有自上而下者 , 自下突出者 , 甚至两厢楼亦作化人居 , 而跨驼舞马 , 则庭中亦满焉 。 有时神鬼毕集 , 面具千百 , 无一相肖者 。 神仙将出 , 先有道童十二三岁者作队出场 , 继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者 。 每队各数十人 , 长短一律 , 无分寸参差 。 举此则其他可知也 。 又按六十甲子扮寿星六十人 , 后增至一百二十人 。 又有八仙来庆贺 , 携带道童不计其数 。 至唐玄奘僧雷音寺取经之日 , 如来上殿 , 迦叶、罗汉、辟支、声闻 , 高下分九层 , 列坐几千人 , 而台仍绰有余地 。演出的时间和内容、剧场和舞台设置、演出的阵势 , 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准 。 这里虽然没有写明看的是哪一场戏 , 但 , 演大戏 , 在热河行宫已成常态 。
▲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接受百官朝拜的景象贰1793年 , 清朝的对外交往史上 , 发生了一个大事件 , 就是马戛尔尼使团来访 。尽管乾隆已经知道英国人打着替他祝寿的旗号 , 主要却是奔贸易而来 , 但为充分体现本朝的大好形势 , 乾隆还是下令 , 沿途各地 , 都要热情接待来宾 。马戛尔尼确实带着重大的使命 。据有关资料记载 , 使团出发前 , 内务部长敦达斯给了马戛尔尼七条建议 , 实际上就是七项使命:1. 为英国贸易在中国开辟新的港口;2. 尽可能在靠近生产茶叶与丝绸的地区获得一块租界地或一个小岛 , 让英国商人可以长年居住 , 并由英国行使司法权;3. 废除广州现有体制中的滥用权力;4. 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开辟新的市场;5. 通过双边条约为英国贸易打开远东的其他地区;6. 要求向北京派常驻使节;7. 在不引起中国人怀疑的前提下 , 什么都看看 , 并对中国的实力作出准确的估计 。使团一行 , 先到舟山定海 。 定海总兵马上送去各类礼物 , 第二天 , 还设盛宴招待 , 这个过程中 , 就有戏剧表演 , 至于具体的剧目 , 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十三岁的小斯当东在他以后写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没写明白 。 没写的原因 , 我觉得 , 主要是英国人根本看不懂戏剧内容 , 隆咕隆咚呛 , 咿咿咿 , 呀呀呀 , 他们只是感觉到了热闹的场面 。 以我推测 , 极有可能是昆曲或者高腔之类的 , 那个时候 , 浙江盛行的越剧 , 种子远远没有发芽呢 。
▲马戛尔尼使团随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行行复行行 , 终于要见到皇帝了 , 而这回 , 乾隆是在热河行宫接见的使团 。 马大使精心准备了十九件礼物 , 有星空仪、望远镜、会转动的椅子、地毯、马车、英王的画像等 , 反正一定要代表前进中的大英帝国的辉煌成就 。收下 , 收下 , 不管他国带来什么礼物 , 都是朝贡 , 本朝一定要回报 , 丰厚的回报 , 你真没白来 , 这一趟来得值 , 回去好好宣传!1793年9月18日 , 马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一行应邀进宫 , 乾隆请他们看戏 , 从上午的八点 , 一直看到下午 。 五个多小时 , 中间都没有休场 。乾隆坐在正中 , 面对舞台 , 两侧的观众都站立着 。 楼上面还有包厢 , 用门帘挡着 , 那是女嘉宾们的专座 , 她们看得见戏 , 戏看不见她们 。乾隆在演出前 , 专门接见了马大使一行 。他虽然已经八十岁 , 但看上去非常健康 , 言谈举止 , 怎么看都不像一位老人 。乾隆并没有摆出一副大国君王的霸气 , 而是十分谦逊地和马大使一行交谈:我大清朝 , 疆域广阔 , 我呢 , 政事也繁忙 , 平时 , 我是呕心沥血 , 基本没有工夫休闲娱乐 , 不过 , 今天我高兴 , 我要陪你们尊贵的客人看大戏!(我猜 , 乾隆的表情 , 甚至有些得意 , 因为 , 英国人将会看到由他编的大戏 。 )随后 , 马大使得到了一本画册 , 是乾隆本人的作品哦 , 一等国礼 。 斯当东也得到一件礼物 , 一个景泰蓝盒子 , 所有的使团成员都收到了礼物 。叁《四海升平》 , 乾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他的理念呢?其实 , 他也脱不了朝贡戏的套路 。每年的三个大节 , 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冬至、元旦 , 和王朝有点关系或者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国家 , 只要打着纳贡的旗号 , 大清王朝还是非常欢迎的 。 同样 , 为显示大清的强盛 , 往往会为朝贡使举行欢迎宴会 , 演大戏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 这种戏 , 虽然专门为朝贡国而编 , 但内容不可能完全原创 , 台词什么的往往东借西挪 , 反正主题不外乎神仙、菩萨 , 或者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 他们也向本朝皇帝祝寿来了 。从纳贡的角度说 , 不可能只有清朝才有纳贡的国家 , 清以前的那些朝代 , 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 都有纳贡 , 纳贡就是强者和弱者的游戏 。但是 , 这一回 , 马大使碰上的是一个非常爱弄风雅的乾隆 , 他多才 , 必须显摆一下 , 于是《四海升平》来了 。
推荐阅读
- 海獭变多,海胆变少,人类是赚了还是亏了?
- 三峡是发电工程还是水利工程?
- 有了三峡大坝,为何洪灾还是这么多?
- 没有房子可怕,还是住进凶宅里可怕
- 社区电商的底色:阿里橙还是美团黄
- 没想到狗血剧情竟然发生在我身上,醉了
- 夏驰|《端脑(全彩版)》:精神小伙追女不易,手还没拉她竟然就失踪了?
- 中国还是美国?蓬佩奥强迫欧洲各国“二选一”
- 看完傻了……竟然有这么多美国人坚信这个谣言
- 中科院: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竟然如此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