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普代克|厄普代克:将整个故事的戏剧性,建立在一两个比喻句上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厄普代克:将整个故事的戏剧性 , 建立在一两个比喻句上
— 文化客厅系列活动回顾 —
No.40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本文插图
对幸福的追求仅仅是——
一种追求而已
已拥有的东西会被贪求的东西贬值
不满 , 冲突 , 毁灭 , 忧伤 , 恐惧
这些才是无法回避的主题
///
作为同时期的美国作家 , 厄普代克或许并不及凯鲁亚克那般为国内读者熟知 。
“厄普代克是谁?有名吗?”
“他写得好吗?得过什么奖项?值得读吗?”
面对陌生的作者 , 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疑问 。
高速运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 让我们很难通过单纯的自我阅读得出自己对于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的判断 , 我们更多会倾向于直接参考某种标准 , 像是豆瓣评分 , 像是文学界的奖项等 , 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沉没成本 , 做出保险的选择 。
然而 , 这样的标准真的足以评价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吗?换言之 , 判断一部作品“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本文插图
【厄普代克|厄普代克:将整个故事的戏剧性,建立在一两个比喻句上】
在本期活动开始前 , 群内的读者对这一问题也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
“只有被诺贝尔奖认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吗?”
“厄普代克不太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 哈罗德·布鲁姆对他的评价不高 , 塞林格也不喜欢他 。 但我就觉得厄普代克特别特别好 , 他的很多短篇小说革新了短篇小说的写法 。 ”
“只靠部分书迷的推荐和口耳相传 , 一本书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 。 ”
“好的文学应该反映出社会的矛盾 , 文学的良好品格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 ”
“我不认为文学应该背负这样的使命感 , 文学要是有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标准 , 不就给文学发展的路上砌了一堵墙吗?”
阅读判断力是一种需要漫长辛劳才能养成的能力 , 我们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外在指标 ,但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对“好”的标准的探讨必然是文学永恒的课题 。
不过 , 我们不妨时而稍稍抽离单一的视角 , 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一部作品的精致与粗糙、尖锐与调和 。
***·文化客厅线上特别策划第40期 , 我们联合上海译文出版社 , 邀请到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小白 , 与大家共读《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 解读厄普代克的文字与其文字背后的个人生活史——
整理撰文 | 崔健豪
编辑 | 吕婉婷 排版 | Cassie
校对 |李世辉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美] 约翰·厄普代克,李康勤 / 王赟 / 杨向荣 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0年2月版
(点击书封可购买)
本文插图
小白
著名作家 , 小说《封锁》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 其他作品有小说《租界》《局点》 , 随笔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等 , 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
01
《纽约客》
厄普代克的文学起点
作为上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派的代表作家 , 提到厄普代克就不得不先讲一讲他与《纽约客》杂志的关系 。
在当时 , 《纽约客》杂志的版式也确实时髦前卫 , 还充满了文化感 。 《纽约客》一直以引领英语风尚为己任 , 旨在给英语语言做出一点贡献 , 因而在语言上特别讲究 。
1944年 , 12岁的厄普代克开始阅读《纽约客》 。 而10年之后 , 在1954年6月份的那期《纽约客》上 , 厄普代克自己的诗歌和短篇小说出现在了《纽约客》的版面上 , 厄普代克开始成为了一名《纽约客》作家 。
推荐阅读
- 商丘|历史原来这么有趣—商丘的故事
- st-dolly|瓦尔帕莱索,智利最有名的浪漫壁画之都,却徘徊在危险的边缘纠结后的最终到达体验海景地铁线浪漫的壁画之都精华小巷,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
- 绣梦才人|民间故事:宋朝一男子,经常半夜回家,见妻子怀孕却说:回来的不是我
- 你本善良|一条铂金项链引发的两件耐人寻味的故事
- 穿搭|男士合理地打造自己的穿搭风格,能够提升整个人的气质!
- 花影故事|“房产证不加我名字就不结婚”:男友“四连问”,未婚妻无地自容
- 民俗|铜钹一响故事来——崇明洋钎
- 企业思想家|读懂“规则”小故事,提升你的管理段位
- TA潮报|刘琳穿衣略显老气,再加上不会打扮,整个人还是很有”德华“的范
- 小宁情感故事汇|“外遇”“出轨”算啥?伤害夫妻关系的其实是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