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诗文史版|终于确认华夏文化发源地,超越考古,文字发现更有说服力( 二 )


摄诗文史版|终于确认华夏文化发源地,超越考古,文字发现更有说服力
本文插图

我们说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 延绵不断 , 是世界上唯一传承不断的人类文化与文明 。 除了考古发现外 , 如果我们要破解涂山的具体地望 , 只要沿着华夏文化的发展脉络 , 一路向上追寻 , 事关华夏文化历史的涂山之谜同样可以证据确凿、事半功倍地加以解决 。
中国文化来源于宋词、唐诗、汉赋、楚辞、《诗经》 , 这些文化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传承关系;《诗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诗经》的产生来源于成熟的文字、成熟的文字系统;文字的产生起源于古人对世界、事物的初始认识 。 关于汉字起源 ,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 , 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 , 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 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 , 象形变为象征 , 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
摄诗文史版|终于确认华夏文化发源地,超越考古,文字发现更有说服力
本文插图

唐朝张怀作有《文字论》“论曰:文字者 , 总而为言 。 若分而为义 , 则文者祖父 , 字者子孙 。 察其物形 , 得其文理 , 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 , 孽乳寝多 , 因名之为字 。 题於竹帛 , 则目之曰书 。 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也者 , 其道焕焉 。 日月星辰 , 天之文也;五岳四渎 , 地之文也;城阙翰仪 , 人之文也 。 文为用 , 相须而成” 。 追根溯源 , “涂”字无疑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 是诞生最早的中国文字 , 包含了中国文字诞生的最原始要素 , 是“察其物形 , 得其文理”的写实刻画 。
“涂山,又作塗山、山” , 如果我们进行进一步解读的话 , 涂山在远古时期、文字产生的初始时期 , 对山的称谓就是特指涂山 , 涂山也称为“山” 。 “涂”字是现代的简体字 , 其演变过程由近及远 , 分别为“涂”“塗”“峹”“嵞” 。 原始的“塗”“峹”“嵞”字 , 是一个由“山”“水”“土”组合而成的文字 , 说明“嵞”字是产生于一个有山有水有土的地方 , 而且是包含两座独立的山 。
摄诗文史版|终于确认华夏文化发源地,超越考古,文字发现更有说服力
本文插图

纵观全国的五处称呼涂山的地方 , 有历史记载、有历史传说、有历史古迹 , 又有水、有土、有两座山的地方 , 唯淮河涂山耳!在淮河涂山之巅有大禹庙 , 涂山之巅有启母石 , 涂山下小涂山有鲧庙 , 涂山南麓有禹会村 , 涂山脚下荆山涂山之间有大禹“凿山导淮”的荆涂峡 , 荆山之巅有启王庙;淮河洪水的泛滥、大禹“凿山导淮”的功绩 , “凿山导淮”使得荆涂二山成为各自独立的荆山涂山 , “来宾为王”“我造彼昌”的涂山氏族 , 共同组成了原始的“嵞”字 , 是“嵞”字产生的历史来源 。 “嵞”字本身也包含了华夏历史故事、华夏文化产生的原始地理环境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在“嵞”字原始意义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组成“嵞”字的“屾”字并不是每一个文化人所能识读 , 是一个古老的文字 , 其读音为“shen身” , 其含义就是两座并立的山 , 没有其他含义 。 但在淮河涂山当地还有另一个读音 , 读为“xin新”,具有古老意义、深远文化含义的“屾河街” , 正是对荆涂二山特殊地理环境的再现 , 是“屾”字来源在本地的模糊印记 , 但现在却已被新文化人改名为人所共识的“新河街” 。
摄诗文史版|终于确认华夏文化发源地,超越考古,文字发现更有说服力
本文插图

涂山、塗山、嵞山、峹山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文字 , 不仅在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古老而又文化的地名 , 淮河涂山南麓4100年前的禹会遗址更是通过现代考古遗址 , 证明了淮河涂山在夏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 “涂”“塗”“峹”“嵞”更是通过自身文字 , 证明了大禹治水之涂山 , “禹会诸侯于涂山 , 执玉帛者万国” , “夏之兴也以涂山”的地望非淮河涂山莫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