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WEEKLY|AI也能当“乐圣”?贝多芬未竟遗作竟能被人工智能复原……( 四 )
这些都是机械复制年代的往事 , 而在眼下的算法王朝治下 , 凡事扯上人工智能已经成了标配 。
据信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合唱”交响曲》之后 , 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那几部晚期弦乐四重奏的写作 。 至于这部《第十》 , 直到他1827年去世 , 也只有一些零散的片段 , 还有笔记 , 可供后人研究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曾经有人根据这些材料 , 代笔写过一个曲式上的完整版 , 演出机会虽然不多 , 但也有录音传世 。
德国音乐学和编程专家团队的这种工作的挑战性不问可知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 就像古生物学家根据一枚恐龙的牙齿 , 为一个灭绝超过六千万年的物种 , 复原出完整形态 。 他有自己的解剖学和其他相关知识可供运用 。 对于古典音乐 , 可以参照曲式格律和已知主题的发展逻辑 , 推断出某个乐章可能以何种方式构思和完成 。 但你很难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凭空拟造 , 比如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 。 即使勉强为之 , 效果也未必能如人意 。
今天的智能技术 , 或许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解算能力 , 分析出一个作者一般性的风格特征 , 以此补足那些从未存在过的空白 。 但也仅此而已 。 有人评价过某个人工智能版《未完成》续作 , 说它更像出自当代好莱坞 , 而不是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 。
不久前读到一篇侯世达早年的成名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中的文章 , 其中谈到一款名为“音乐智能实验”的软件 , 缩写EMI 。 这个程序的编写者大卫·寇普 , 用它创作出一首肖邦风格的马祖卡 。 侯世达在钢琴上按谱试奏这首新创舞曲 , 感到它确实有所倾诉 , 而且是以肖邦的方式 , 其中的波兰情调也可以辨识 。 据这位认知科学专家解释 , 该程序的工作方式 , 就是分析作曲家的已知作品 , 归结出组合模型 , 再将音符构合的意素 , 无缝融入更大单位的“肢体”当中 。 而这也是一个不间断深度学习的过程 。
至于上述德国团队 , 最终如何得到一部自动生成的“贝十” , 这不是外行所能妄加揣测的 。 到了今年四月底 , 答案自会在贝多芬的故乡波恩首演之后 , 等候来自各方的评说 。 当年补写这部遗作的英国音乐学家巴里·库伯 , 受邀试听过一个已经完成的片段 , 但认为现有成果并不令人信服 。
一面之词 , 同样不足取信 。 这不是人类作曲者对决“交响乐狗”的世纪大战 , 不可能 , 也没必要决出胜负 , 倒是艺术活动当中 , 人的内在性和主体性问题 , 尚有待进一步研讨 。 贝多芬留下的缺憾中 , 以那些从无记录的即兴演奏为甚 。 可惜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可以填充没有完成的 , 然而曾经存在却已散逝的信息 , 却再无机会复现如初 。 那需要逆转时光 。
亟待逆转的还有气候暖化的趋势 。 在绿党成为第二大政党的德国 , 贝多芬的纪念活动中 , 必定少不了这一议题 。 常驻波恩的贝多芬交响乐团启动了一项演出计划 , 旨在用音乐唤醒、加强人们的自然意识 。 “贝六”顺理成章 , 入选为开篇曲目 。 乐曲通过抵达乡间 , 投身溪边景色 , 目睹村民欢聚 , 经历暴风雨以及重现艳阳天 , 呈现出一个工业化前夜的人类家园 。 贝多芬以此向自然致敬 , 但他未必知道 , 这个家园在他热切呼唤的新秩序下 , 将残损不堪 。
在德国 , 类似的演出其实已有先例 。 就是不久之前 , 在汉堡港的新地标易北爱乐音乐厅 , 北德广播乐团基于类似的理念 , 重新阐释了维瓦尔第的《四季》 。 他们把历史上的气候数据转译成听觉信号 , 展示几个世纪来的环境变化 , 常态化出现的极端天候 , 以及大量物种的消失 , 特别是鸟类和昆虫 。
推荐阅读
- 目标检测|数据民工也能移动办公了:目标检测标注App上线,分分钟创建私人数据集
- 行业互联网|“云端”也能种蘑菇?——首都民间友好交流云对话线上举行
- 平板|颜值与实力并行,网上飘数码配件这款平板支架也能玩出高逼格!
- 网上飘数码旗舰店|颜值与实力并行,网上飘数码配件这款平板支架也能玩出高逼格!
- 中年|多吃鹅肉有什么好处呢,大厨教你一招,在家也能做,不腥也不柴
- 中年|不改变网络结构也能组建虚拟局域网?蒲公英P5就可以
- |好物推荐:内存条光效也能如此丝滑 十铨 Xtreem ARGB 内存
- 快科技|华为申请车辆定位专利:无GPS信号也能定位
- 网线|超薄本也能有线上网,只需一个USB转网口小工具
- 电商|四川新闻丨“天府科技云”上线 科学技术也能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