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遇见好书,就是最理想的阅读场景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遇见好书 , 就是最理想的阅读场景

中国青年网|遇见好书,就是最理想的阅读场景
本文插图

有几个月没出远门了 。 出远门的好处是可以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 另外还有一条附加的好处——能够好好地读一本书 。 有朋友说出门旅行前会在行李箱里塞一本书 , 但往往是怎么带出去的就会怎么带回来 。 这很正常 , 书是重要的行李 , 可以不读 , 但不能不带 。
我喜欢在出门的路上读书 , 是因为环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 , 比如在飞机上 , 两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太无聊了 , 除了读书似乎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 。
在“地上”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的干扰 , 手机里塞得满满的信息得读、得回复 , 小孩子上网课时不时推门进来要打印作业 , 小猫抬着下巴喵喵叫要吃的要喝的还要陪着玩……我的读书时间被打散了 。
最好的读书方式莫过于一口气读完了 , 那种因为投入阅读而带来的充实感 , 会让人无比愉悦 , 飞行给这种阅读体验造就了极好的机会 , 时轻时重的耳鸣 , 屏蔽了诸多外界的噪音 , 大脑像是处在一个空白的状态 , 如同一个空荡荡的舞台 , 那些书里的人物粉墨登场 , 在脑海里给你集体表演一场戏剧 , 你是唯一的观众 , 这太舒适了 , 舒适到让人迷恋 。
公共交通工具真是适合读书的好选择 , 除了飞机 , 地铁、公交也是读书的好地方 。 大约10年前有一段读书时光 , 是在每天长达三四个小时的上下班路上完成的 。 在地铁与公交车上读书 , 会忘却车里浑浊的空气和拥挤带来的不快 , 整个人沉浸在书里 , 表情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微妙地变化着 , 有时因为过于投入而坐过站 , 不过从不因此懊恼 , 反而有点“小确幸”的感觉 。
那段大约一两年的公交读书时光 , 使我完成了大约上百本的“经典重读”工程 , 复习了以前读过的 , 新读了以前知道书名但没时间读的 , 那次“经典重读”对我来说很重要 , 年少时读不懂的人物与情节 , 现在基本全懂了 , 整个人也约等于被重新塑造了一次 , 这种阅读行为 , 让我至今受益 。
出租车除外 。 我在出租车上读不进去书 , 网约车也一样 , 很奇怪 , 可能是出租车速度太快了 , 网约车又是一个陌生的空间 , 人会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 , 如果尝试读几页的话 , 很快就会感到晕车而不得不放弃 。
在咖啡馆里我也读不进书 , 咖啡馆里更适合玩手机 。 可能是现在大家素质都太高了 , 在咖啡馆里通常都很静默 , 听着淡淡的音乐小声说着话 , 生怕打搅到别人 。 还是适当有点儿噪音好 。 飞机、地铁、公交车的噪音都不小 , 但偏偏是这样的地方读书能读进去 。
还有一个地方适合读书 , 就是广场:很大的户外广场、有人跳广场舞的广场、机场内部的候机广场……凡是既空阔又不断有人群像云朵一样飘过的广场 , 都能够给我带来难得的宁静 , 坐在广场的中央或者某个角落 , 就像一片小云彩被固定在天空之上 , 阅读的时候 , 内心有时会晴朗、有时会阴沉、有时会下雨 , 偶尔把视线从书页里拿出来投向广场 , 会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感 , 这种恍惚感也很令人着迷 。
等人的时候 , 也适合读书 。 每逢等人 , 我总是会提前出发 , 到达之后踏踏实实地掏出一本书来津津有味地读 。 有人等人很快会不耐烦 , 这人一定不爱读书 , 按常理讲 , 等人的人是很放松的 , 被等的那个人才会着急 。 反正你有书读 , 对方迟到就迟到吧 , 哪怕迟到很久 , 哪怕到最后居然放了你鸽子不来了 , 你也没有损失对吧 , 等人等到海枯石烂的体验 ,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的 , 而等人的时间段里读到的书 , 也总会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
在家里也不是不能读书 , 否则对于长期居家工作的人来说 , 太不公平了 。 在家读书得有点仪式感 , 我的仪式感是必须去洗把脸、把手也洗干净 , 把沙发收拾整齐 , 把书房门关严实 。 不是没点儿噪音就读不进去吗?这好办 , 要么把蓝牙音箱打开 , 随便放点什么音乐 , 要么就播放点下雨、下雪、刮风的白噪音 。 只要能把自己哄到书里去 , 麻烦一点、啰嗦一点也没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