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历史的小白羊|混乱割据时代下指路明灯:五代十国的私人书院( 二 )
书院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 但也是社会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它的存在是社会的反应也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能够呈现出南方更为繁盛、辐射范围更广、对教育重视程度更深和当时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文章图片
有名的官学书院
五代时地区发展是存在着差异的 , 而且这种差异正好是江南和巴蜀以及传统教学发源地的中原地区遥遥领先 , 其他地域显得贫瘠许多 , 这一点在书院的分布上显得尤为明显 。 私人书院的兴盛也是得益于时局战乱 , 战火纷飞的状况一方面打乱了阶级局限 , 原有的士族和门阀阶层已经显现出分崩离析的态势 , 这种环境下的书院教育接收的学子来自的阶层跨度更大 , 在更多的教育范围情况下 , 文化发展也挣脱了唐时的桎梏 , 真正的做到教育的私人化 。
长时间的动荡不安不仅会将阶级打散 , 还会给现有的文人学士们从安定稳当的生活中一记当头棒喝 , 出于生计的考量 , 多数的才子学士都纷纷往安定的地区迁移 , 这种高阶层次的人才的分散打乱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 让教育的普及程度更为广泛 。 除了人为因素的传播之外 , 私人书院教育的遍地开花也和核心的科学技术有着莫大的关系 , 唐末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就已经成熟了 , 只是还没有发展到活字印刷 , 但相对于手抄书的时代 , 这种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 , 对于书籍的大力推广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 书籍大批量复刻的问题得以解决 , 文化传播的力度更深了 。
文章图片
龙门书院的图刻碑
这些社会发展的背景都促成了私人书院的繁荣和文化的继续推广传播 , 同时不断受到教育的新阶层在潜意识之中也将文化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之中 , 形成有利而起积极作用的闭环 。 时代在变迁 , 如今的社会已经和五代十国不能够相比较了 , 但这不意味着彼时的书院教育变得没有意义 , 相反 , 它是一个时代的证明 , 也对书院发展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两个大一统时代中间的过渡时期 , 似乎这个时期的教育也仅仅是继承前朝的系统 , 继续按部就班的交接给宋朝 , 其实这样的描述是不够准确的 , 甚至于是抹杀了五代十国存在意义的表述 。 实际上 , 短暂只是相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 , 对于看官的我们总觉得这是一段不太长的历史 , 殊不知对于一个人而言 , 六十一甲子 , 短短的私人书院发展期就足以概括那时大多数人的一生 。
文章图片
华林书院
私人书院的发展本身对宋朝时期文学和教育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 , 官府能够对这时期的私人书院颁布院额本身就意味着 , 官方正统对私人书院的认同和推广 , 这种情况下促成了书院后期的稳定 , 对于宋朝书院的兴盛发展有着奠基石的意义 。 同时对于现如今的学校式教育体系也有着丝丝缕缕的借鉴意义 , 书院式教育的某些形式现如今也被部分高校进行借鉴模仿并创新出新意义下的书院式教育 。
灿烂的私人书院发展在教育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一笔 , 也是五代十国具有绚烂一笔的瞬间 , 它代表着混乱时代下文人的精神气 , 对于保留文化火种和塑造后代士人脊梁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 是五代十国华美的篇章之一 , 虽然其初时本质是为了培育出能够稳定各国根基的人才 , 但也是给动荡不安的人们心中点亮希望的明灯 , 为后世的荣华探索出新的方式 。
文章图片
《新唐书》书印
【披着历史的小白羊|混乱割据时代下指路明灯:五代十国的私人书院】这时期的私学教育发展一度达到了顶峰时期 , 这不仅彰显了私学教育的优越性 , 更表明私学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 , 能够填补官学本身出现的弊端 , 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探索完善 。 五代十国时期的私学教育的繁荣兴盛其实代表的是这一时期的文人焦虑 , 在黑暗之中前行的人们多少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 这是常会出现的 。 但是私学能够一直蓬勃发展起来也说明了士子文人即便带着疑惑和沮丧 , 但是仍然没有将架在身上的社会责任放下 , 依然想要通过竖起一盏指路明灯给时代带来一缕微光 , 而当士子们都如此做之后 , 亮起的是一个时代的指路明灯 。
推荐阅读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夜光拖鞋1号|历史上的周瑜是雅量君子还是鸡肠小人?,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 哒哒萌|反被观音所阴,太上老君在平顶山阴猴子
- 送历史个救生圈|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秦始皇在此地驾崩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