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成功

王朔的成功 , 因素复杂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 当属王朔在那个时代率先践行了以叉格学的观点指导自己选题、构思和下笔 。(一)以叉格学眼光选题王朔一冒泡就写北京大院 , 而且是复兴门外那种大院 。 他深知 , 在中国文学界混 , 你写不了北京的事儿就很难成为一线作家 。 你把西部那点事儿写得死去活来 , 东部人也少有兴趣 。 不光得写北京风情 , 而且得以叉格学的眼光写 , 不然成名概率微乎其微 。(二)以叉格学眼光构思就在全国文青刚刚脱下一身板绿板蓝的时候 , 王朔开始构思他所锁定的各种大院 。 他的构思是调侃性的 , 极具三观颠覆性 。 比如 , 神秘的红墙绿柳后面也有砸圈儿、茬架和拍婆子 , 这对当时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全国文青是毁三观的 。 所谓调侃 , 即以叉格学原理指导情节的构建 , 以达成嬉笑怒骂皆文章的艺术效果 。(三)以叉格学眼光下笔下笔 , 主要是选择语言风格 。 王朔选择了京片子 , 从而一炮打响 。 京片子是个纲 , 纲举目张 , 这是叉格学的一个推论 。 作为全国各款普通话之父的京片子 , 很快就确立了王朔在那个时代小说界的霸主地位 。王朔说 , 逼是一样的逼 , 装起来见高低 。 事实上 , 他这句经典的确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提出、捍卫和发展了文学的核心价值:运用叉格学 。 转型时代的王朔成功了 , 但艺术不可复制 。 中国文学只有艰辛探寻未来文学的叉格学特征 , 才能超越王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