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风马牛|那些摆摊起家的富豪们( 二 )
或许机遇是偏爱给有准备的人 ,1983 年左右 , 臧健和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 。 当时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非常喜欢「湾仔码头」的水饺 , 于是前来洽谈合作 , 提出公司化运作「建工厂 , 让水饺进超市」 。
此后 , 臧健和相继开办了多家水饺工厂 。 她给自己定下 3 条规矩:一、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 。 二、顾客是衣食父母 。 三、对员工必须亲善 。
如今 , 湾仔码头已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 , 臧健和也被誉为「水饺皇后」 。 《华尔街日报》评价 , 「湾仔码头教会了美国人烧中餐 , 在美国人心目中 , 湾仔码头就代表着中国美食 。 」
晚年的臧健和备受病痛的折磨 , 但她出门时依然坚持化妆 。 臧健和期盼做一个像样的人 , 过一个像样的人生 。 她总结说:女人创业真的不容易 , 而且更要坚持不懈 , 只有坚持 , 才会成功 。 如果我当初软弱一下 , 极有可能会懈怠一生 。 艰难时刻 , 人往往会想到以死来解脱 , 我说我不能死 , 我没有死的权利 。 我们有很多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但当命运真的将你逼入死角时 , 才会惊觉 , 其实自己的能量远远超乎想象 。
本文插图
周晓光
2
与臧健和一样 , 被誉为「最励志女首富」的周晓光也是从摆摊起步做生意 。
在自传《女人就是要发光》中 , 周晓光反复提及「摆摊、火车和凄苦」 。 由于兄妹过多 , 家庭贫困等原因 ,16 岁那年 , 她便挑着木箱 , 走出诸暨的大山 , 开始了长达 7 年的流动小贩生涯 。
周晓光因看不懂地图差点被江湖郎中骗去做媳妇;怕超重检查 , 躲藏在火车的厕所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露天守摊 , 靠跳来跳去取暖 。 饿了 , 她就啃两个烂苹果;累了 , 拿麻袋往地上一铺 , 便进入梦乡 。 白天摆摊 , 晚上坐车 , 周晓光一直在折腾 , 一直在奔波 , 甚至来不及哭泣 , 漂泊无助的她像只候鸟 , 走到哪哪就是故乡 。
在北方的一座城市 , 周晓光结识了浙江老乡虞云新 。 他早年母亲去世 , 一个人出来行商 , 四处流浪 。 相似的苦难经历让他们互相产生了好感 , 两年后便在农村盖好房子 , 结了婚 。
1986 年春节刚过 , 周晓光背着孩子 , 拎着大包货物赶往黑龙江 。 在火车站 , 冷风刮着雨水打到她脸上 , 拥挤的人群使得孩子哇哇大哭 。 那一刻 , 一阵莫名的酸楚 , 夹杂着某种焦躁 , 搅得周晓光的五脏六腑难受不已 , 她不知道这样劳命奔走的日子 , 何时才是个尽头?夺眶而出的眼泪告诉拼命奋斗的周晓光 , 你已经累了 , 需要安定下来 。
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 , 改变了周晓光后来的命运 。 回到浙江后 , 她与丈夫一起拿出 1.5 万元积蓄 , 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 。
【冯仑风马牛|那些摆摊起家的富豪们】周晓光说:我和老公是患难夫妻 , 事业上我们齐心协力 , 感情上心心相印 , 有委屈相互安慰 , 有烦恼相互排解 。
当时 , 他们把从北上广等地批发来的配件进行装配 , 做成戒指、耳环、胸针、头饰等 。 只要加工的材料到了 , 哪怕是半夜 , 周晓光也要爬起来做 。 一年 365 天 , 她有 300 天要加班到凌晨 , 同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 。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 , 一个叫「事业」的名词在周晓光心里萌芽并越发强大 。 1995 年 , 以周晓光和丈夫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落户 。
从公司创办开始 , 周晓光就注重原创设计 。 那时候中国许多饰品企业都是模仿国外和港台的作品 。
21 世纪初 , 「新光」已成为义乌龙头企业 。 周晓光决定启动多元化战略 。 当时 , 新光集团由饰品向高端制造业、地产、生态农业、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进军 , 周晓光也因此登顶浙江女首富 。
推荐阅读
- 债主|万通老板冯仑穷的打地铺,债主看了他家,转身对他说“我支持你”
- 黄金|童溢金:炒黄金不就是为了赚钱吗?那些让你体验的老师终会害了你
- IT新经济|挖坟回顾门户网站的那些年:从新浪计划私有化说起
- 冯仑风马牛|房企里,哪些岗位最没有存在感?
- 金融|科普 | 关于COMP分发和挖矿的那些事
- 瑞幸,Wirecard,淘淘谷,盘点那些“神奇”上市公司
- IT新经济|3000名网红年入50亿,“不眠海鲜镇”背后,那些“拼命”的主播们
- |问险|“我的保险,退保为什么要扣钱?”关于保险退保那些事儿
- 股市|股市带动了okex上的比特币?那些逃离股市的人,最后去了哪?
- 期汇金|期货高手:那些年你掉进去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