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沉睡海底八百余载的“古典繁华”( 三 )
工作人员在 " 南海 I 号 " 发掘现场对瓷器进行清理(5 月 12 日摄) 。整体打捞为迁移式保护打下基础 。 魏峻认为 , " 南海Ⅰ号 " 把保护和发掘放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 , 最大限度保存了考古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 也是一种考古观念的转变 。 而做到这一切 , 专家之间有过无数次争论 。" 南海Ⅰ号 " 打捞上岸后 , 一个个谜团催促着人们对沉船进行发掘 。 但巨大沉箱内塞满的淤泥裹着的是一团未知 , 谁也不敢轻易下手 。 " 我当时主张完全在水下发掘 , 保护压力会小一点 , 对考古展示和水下考古学科建设都有利 。 " 崔勇回忆 , 当时陆地、水下、饱水三种方案针锋相对 , 每一种都史无前例 。经过 2009 年和 2011 年两次试发掘 , 专家组最终确定在沉箱内实施 " 饱水发掘方法 " 。 这样一方面便于利用成熟的田野考古技术 , 同时又可防止因环境剧烈变化而造成船体及船载文物损害 。 " 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更好 。 " 崔勇说 , 自己在发掘方案上是 " 主动认输 " 的 。全面发掘开始后 , 现场分成发掘组、文物保护组、测绘组、工程组等 , 环环相扣、互相配合 。 玻璃墙外的游客看热闹 , 墙内的门道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 。 越来越熟练的配合逐渐加快了发掘进度 , 之前几年每年发掘提取文物 1-3 万件(套) , 到 2018 年一下子发掘超过 10 万件(套) 。"大量清理出的文物一下子就把压力转到了保护上 , 不同种类的文物问题纷繁复杂 , 对我们提出了‘全科医生’的要求 " 。 项目保护组成员陈岳说 , 这些文物泡在海里 800 多年 , 和陆地出土不一样 , 要根据材质进行不同的处理 。 单单 10 多万件瓷器的脱盐 , 就是日夜连轴转的大工程 。 同时 , 海量碎片的拼接修复、漆器加固、粘连金属器的分离等也考验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智慧和耐心 。" 不过最重要的文物就是这艘船 , 也是保护难度最大的 。 " 项目保护组组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副所长李乃胜对船体修复格外重视 。 800 多年前的古沉船实属罕见 , 但装载大量铁器的 " 南海Ⅰ号 " 大多数船舱都被铁器凝结物腐蚀过 , 出水后环境改变更使得铁锈加速滋蔓延 , 加上微生物病害 , 木船构件的纤维素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于是 , 现场发掘更加小心翼翼 。 木船被横纵交叉、外部套上塑料、接触点垫上泡沫的钢管支撑起来 。 木船上方 , 严密覆盖的喷淋系统不时喷洒溶液 , 将水分固定在木材表面和内部 , 抑制使木材降解的微生物种群 , 有效防腐 。 保护组还适时评估船体几十个监测点的受损情况 , 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 。
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的 " 南海 I 号 " 保护发掘现场(5 月 12 日摄) 。" 文物发掘结束后 , 我们会逐步洗去船体的淤泥、表面凝结物 , 主要是脱除铁锈这个大难题 。 " 李乃胜说 , 在这期间他们会实行分舱保护 , 把铁锈舱和别的舱完全隔开 , 避免 " 交叉传染 " 。 啃完这块 " 硬骨头 " 后 , 就能做船体填充、加固、干燥和缺失修复了 。李乃胜将这些复杂过程说得举重若轻 , 但仅清洗、脱盐除锈这一环节就需要 3 到 5 年左右 , 填充加固及干燥更是要 10 年以上 , 整个保护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代考古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与漫长的文物保护同时 , 另一项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 每天 , 只要船体多清理出一层 , 向勤和同事就必须实时进行测绘 , 采集 " 点云数据 " 和 " 纹理数据 " 。 这项工作他们从 10 多年前开始准备 , 至今一直伴随发掘 。 " 船体工作面狭窄、支撑很多 , 尤其是左舷特别窄 , 稍微胖点的人都过不去 。 " 向勤告诉采访人员 , 预计明年就能做出船舱整体的三维数字化成果 。 目前 , 他们每周都要测量一次船体是否有偏移、收缩等情况 , 同时海量文物也等着 " 收获 " 自己的测绘数据 。" 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还原这艘船 。 " 崔勇说 ,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能够逆向还原 " 南海Ⅰ号 " , 不仅能够将文物 " 拆 " 下来 , 还能知道怎么按原样 " 放 " 回去 。 " 这能够为以后的发掘提供技术和经验指导 。 同时‘南海Ⅰ号’也会是一个强大的文物比对系统 , 今后别处若出土相似但无法断代的文物 , 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 "" 南海Ⅰ号 " 与中国水下考古美国作家盖瑞 · 金德在描写 " 中美洲 " 号沉船的作品《寻找黄金船》中写道:" 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 , 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 。 "" 南海Ⅰ号 " 的这个句号画得尤为漫长和艰辛 。崔勇至今都无法忘记自己第一次潜入海底拍下 " 南海Ⅰ号 " 的那个瞬间 。 2002 年 4 月的一天 , 崔勇像往常一样第一个入海 , 本来能见度不高的海底这天却突然迎来了一个清水团 。 " 一下去我就看到船了 。 " 按捺住兴奋 , 崔勇小心地将船露出部分前前后后拍了个遍 , 生怕动作幅度稍大都会搅动眼前的 " 清明 " 。 这段 20 分钟的影像后来成为 " 南海Ⅰ号 " 唯一一段在水下的视频 。 " 之后再也没遇到这么清澈的时候了 。 "崔勇是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之一 , 他现在仍保持着每年潜水的习惯 。 和他一起参加首批培训的同僚 , 大多都在业内发挥重要作用 。 30 多年前 , 这一切都还是空白 。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源于一个偶然契机 。 1984 年 , 一个英国盗宝者在中国南海海域找到一艘沉船 , 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船上瓷器 。 当时两位中国专家带着 3 万美元前往 , 几天下来却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 。 沮丧回国后 , 他们撰写的报告得到国家重视 , 中国水下考古发轫于此 。1987 年 , 崔勇和一批同样年轻的考古队员加入了我国第一批水下考古培训 。 他们经过日本水下考古专家 " 扫盲 " , 又在与澳大利亚联合举办的考古培训班学习后 , 基本掌握水下考古知识和技术 , 但这对于发掘 " 南海Ⅰ号 " 还远远不够 。 直到通过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等水下考古项目积累经验 , 他们心里才渐渐有了底 。" 后来我们顺利进行了整体打捞 。 从这艘船发现到发掘完成 , 用了 30 多年 ,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 " 崔勇认为 , 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每一步都有 " 南海Ⅰ号 " 的烙印 。 " 若以后遇到保存较好的沉船 , 这个模式可以借鉴 , 但具体方法不是最重要的 , 目的还是最大限度提取信息 。 "目前 , 中国水下考古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 。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介绍 , 现在原则上每隔 2-3 年举办一届培训班 , 目前已举办了 8 届 , 共有 145 名水下考古队员获得相应资质 。 " 从 2017 年开始 , 我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募国际学员参加培训 , 来自柬埔寨、泰国、伊朗等国家的队员都加入了我们 , 并获得证书 。 "" 此前 , 中国对于古沉船考古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都是向外国学习的通用方法 。 随着‘南海Ⅰ号’出现 , 中国为了发掘和保护文物 , 逐渐研究出一套先进的技术方法 。 " 魏峻说 , 海洋工程、环境、气象、测绘等学科加入 , 加之现代科技运用不断增多 , 多学科结合的水下考古拓展了考古学研究领域 , 对文物和古代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知古鉴今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东西南数千万里 , 皆得梯航以达其道路…… " 若未遇意外沉没 , " 南海Ⅰ号 " 本该满载丰富的南宋特产 , 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交汇 。 "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高潮也有低潮 , 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算是一个波峰状态 。 " 魏峻说 。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中 ,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我国古代贸易的记述甚多 。 但古代重要的外销商品如丝绸、茶叶等保存不易 , 且外销瓷器大多散落在国外 , " 南海Ⅰ号 " 无疑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样本 。" 清理出的不少器物款式新颖、技术先进且带有外国风格 , 说明宋代手工业生产因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海外贸易带动 , 出现了专门为国际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外销产品 。 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产瓷区 , 出现了来样定制、加工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方式 。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说 , 唐宋元时期 , 中国在世界海洋贸易中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推荐阅读
- 纸老虎?俄媒:美国不敢与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
- 海底捞塑料乌鸡卷事件
- 前瞻网|甩锅?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由供应商提供,具体不便透露
- 中国战斗机进驻南海西沙永兴岛
- 国际锐评丨蓬佩奥之流南海作妖的企图必成泡影
- 美国想在南海局部海战 VS 围魏救赵
- 美国海军南海“秀肌肉”,谁怕谁?
- 东南早报|曝光,海底捞摊上事了!
- 海底探探|坤鹏论:玛丽的房间和哲学僵尸 心灵哲学二元论派的诘问
- 美双航母打击群重返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