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央行直接购买小微信用贷款 货币化悄无声息?但这次不一样( 四 )
更重要的是 , 为了防止道德风险 , 央行做了两个设计:一是风险不出表——意味着其发放的贷款 , 到期是要还的;如果发的是呆坏账 , 银行需要承担责任 , 因此设计了激励相容的机制 。
就此而言 , 银行到底有多大程度激励其资产端发放贷款呢?曾刚认为 , 尚无定论 , 但从央行的制度设计角度来看 , 确实可防范道德风险;此次设定了一年的期银 , 这说明政策是阶段性的 , 后续如果经济回暖 , 经济恢复正常 , 还可回调政策 。 因此 , 这4000亿有别于国开行的PSL , 或者说不同于所谓的货币化 。
也许非常时期 , 无所谓货币化与否 , 重在让央妈的爱市场化“关照”实体经济 , 真正实现从“宽货币”到“宽信用” 。 就央行新设的两大货币工具而言 , 我们看到了“市场约束”与“退出”机制;即使这是一次悄然的“货币化”试水或货币理论创新 , 因为这次的“直接购买”不一样 。
推荐阅读
- 中新网央行:两项新政策工具从性质和规模都谈不上量化宽松
- 今晚报|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央行今年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掌上兰州|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 !央行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华舆|阿根廷央行:通过官方渠道换购美元须签署承诺书
- 凤凰网青岛综合|青岛上市企业观察丨青岛森麒麟轮胎IPO:二次上市能否如愿?
- 中金网|澳洲央行6月持稳 但澳元涨势似乎疲软
- 乐居财经|佳兆业前5个月合约销售270.61亿元吴建新就任首席财务官
- 茅粉事务所|酒业观察丨股价双双创新高背后,贵州茅台、五粮液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 路德|上交所:寒武纪、路德环境科创板首发过会
- 中新经纬|央行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取消一批证明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