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秘史|聊一聊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国家的奇特治理( 二 )



因为各行省税收的绝大部分被用来支付迪旺的军饷 , 所以现成的税收体系没有重建的必要 , 否则会影响税额的稳定 , 激发与当地民众的矛盾 。 此时欧麦尔没有推行大规模改宗伊斯兰教的政策 , 被接纳为穆斯林的地方上层数量不多 。 统治者显然不想破坏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 于是被征服省份的地方政府得到保留 。 又将阿拉伯人与其他人高度隔离 , 凌驾于地方政府系统 。
不可否认这有很大的风险:异族势力的保留、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脱节都是灾难的诱因 。 不过阿拉伯人有自己的应对 。 阿拉伯统治者与当地人通婚时 , 生下来的孩子必须继承阿拉伯人的语言、文化、信仰和身份认同 , 被统治者群体中如果有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 就必须加入阿拉伯人阶层 , 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宗教上都是如此 。 所以在大规模改宗伊斯兰教政策之前 , 阿拉伯统治者满足于控制社会精英阶层 , 以他们为支点维持阿拉伯文化与罗马、波斯文化的平衡 。 迪旺的存在无疑使欧麦尔对地方政治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 。

宫廷秘史|聊一聊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国家的奇特治理
本文插图

既然阿拉伯统治者高高在上 , 又与被统治者保持距离 , 所以对于被征服行省的文化影响很有限 。 希腊语、波斯语、科普特语仍然是东罗马、波斯和埃及故地的通用语言 。 语言系统的传承使得文化发展未遭中断 , 文化的多元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 , 这是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 例如8世纪大马士革城内权势显赫的曼苏尔家族中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大马士革的约翰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族的成员竟为希腊裔的基督徒 。
但是这一套制度的不足也显而易见 。 首先 , 阿拉伯统治者与被征服的地方人民之间的隔离不可能滴水不漏 。 随着“阿拉伯化”在各领域发展 , 普通人想要获得权势就必须跟穆斯林搭上关系 , 于是很多被人在阿拉伯部族中寻找庇护者 , 成为他的门客 。
这样的人被称为“毛拉” 。 阿拉伯文化注定要参与并主导当地文化发展 。 其次 , 阿拉伯人与当地文化隔绝导致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被切断 , 说各种语言的地方上层需要在融入阿拉伯中央政府或保持本民族身份之间抉择 。

宫廷秘史|聊一聊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国家的奇特治理
本文插图

结语
欧麦尔对被征服地区的“二次征服”政策有高明的一面 ,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总的来说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 , 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 , 为后世社会各领域的“阿拉伯化”打下了基础 。 欧麦尔的治理政策可谓奇特 , 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
参考文献:《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中世纪文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