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灯幽见|黛玉的鹦鹉,隐藏着的五个深刻的意义( 三 )
本文插图
黛玉初进荣国府
黛玉第一次进府时 , 她的性格是带刺的 , 是骄傲的 , 别人对她略有不恭 , 她就生气怼人 。
宝玉的奶妈李嬷嬷 ,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 一个被怼得讨饶 , 另一个被怼得一声不吭 , 客居在贾府的黛玉为什么这么霸气?
因为父亲林如海尚在 , 她的人生还有退路 。
可是林如海去世之后 , 黛玉再进贾府就不一样了 。 她带来了许多礼物分送姐妹们 , 虽然也是她对姐妹们的情意 , 但也是无声地表达黛玉的性格较之从前圆融了 。 而且后文还描写到 , 她对粗鄙的赵姨娘都十分客气 。
宝钗劝她吃燕窝粥养生时 , 她小心翼翼的说出自己的心声:况我又不是他们家的正经主子 , 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着的 , 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 , 我还不知进退....
这一段话 , 读来甚是心酸 。 黛玉道出了多少天下间离了父母 , 依附在他人门下的孤独客的心酸 。 祢衡的鹦鹉赋也是表达的这种情感 , 赋文说被捕获后的鹦鹉 , 为了免遭杀害 , 如同女子出嫁 , 痛别父母 , 痛别故乡 , 依附夫家而曲意承欢 , 又如同臣子恭顺君王 , 而低眉顺眼 。
鹦鹉赋云:严霜初降 , 凉风萧瑟 。 长吟远慕 , 哀鸣感类 。 音声凄以激扬 , 容貌惨以憔悴 。 闻之者悲伤 , 见之者陨泪 。
黛玉诗言:一年三百六十日 , 风刀霜剑严相逼 。
祢衡这篇鹦鹉赋 , 极度形象全面的描述出鹦鹉高尚的情操 , 超高的智商 , 以及无可奈何的命运 , 这一点也与红楼梦女主人翁黛玉的命运十分契合 。
所以 , 黛玉的鹦鹉也有影射黛玉无可奈何的命运的意思 。 而且更为耐人寻味的是祢衡作完鹦鹉赋之后 , 他被杀害的地方就叫鹦鹉洲 。
黛玉教鹦鹉念素日自己所作的诗词 , 后文会不会因为鹦鹉而遭受名声的污蔑 , 继而招来祸事?因为八十回后的文本已经遗失 , 所以也不好妄加猜测了 。
不过 , 结合祢衡的鹦鹉赋和祢衡的结局来看 , 黛玉教鹦鹉念诗这一情节的设计 , 绝对是意味深长的 。
本文插图
正在看琴谱的黛玉和宝玉第4:鹦鹉 , 也是喻意宝玉和黛玉最终的结局 。
《太平广计》里面记载:陇右百姓刘潜家大富 , 唯有一女 , 初笄 , 美姿质 。 继有求聘者 , 其父未许 。 家养一鹦鹉 , 能言无比 , 此女每日与之言话 。 后得佛经一卷 , 鹦鹉念之 , 或有差误 , 女必证之 。 每念此经 , 女必焚香 。 忽一日 , 鹦鹉谓女曰:“开我笼 , 尔自居之 , 我当飞去 。 ”女怪而问之:“何此言邪 。 鹦鹉曰:“尔本与我身同 , 偶托化刘潜之家 , 今须却复本族 , 无怪我言 。 人不识尔 , 我固识尔 。 ”其女惊 , 白其父母 , 父母遂开笼 , 放鹦鹉飞去 , 晓夕监守其女 。 后三日 , 女无故而死 , 父母惊哭不已 。 方欲葬之 , 其尸忽为一白鹦鹉飞去 , 不知所之 。
释义:
陇右富人刘潜家里有一个女儿 , 刚刚十五岁 , 因为生得极美 , 所以求聘者无数 。 刘家养了一只鹦鹉 , 他家的女儿整天教那只鹦鹉读佛经 , 每次教鹦鹉读经 , 这个女儿都要焚香 , 十分虔诚 。
后来有一天鹦鹉说:“你打开笼子让我走” 。 刘家女儿惊问原因 , 鹦鹉说:“你我本是同类 , 只是你今生托生在了人类中 , 我先回去了 , 你别怪我没有告诉你” 。
后来刘家人就打开笼子放鹦鹉走了 。 鹦鹉走后第三天 , 刘家的这个女儿也无缘无故地死了 。
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同类也有形容知己的含义 。 当然也有时用来比喻爱情之意 。 关于“同类”“知己”这个问题 , 宝玉和黛玉曾经彼此互相印证过:
看原文:"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
推荐阅读
- 小涵品读红楼梦|红楼梦:林黛玉三次偷看,每一次都有深意!
- 青埂峰下的鬼话|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林黛玉是一位好老师吗?
- 君笺雅看红楼|《红楼梦》那些与林黛玉命运重叠的人,细细数来,都有一个共同点
- 君笺雅看红楼|薛宝钗的风筝,为何是一串七个大雁?这事要从林黛玉的酒令说起
- 古时候|林黛玉是出了名的醋坛子,她为什么不吃薛宝琴的醋?
- 小说红楼|薛蟠对黛玉的一见钟情,薛姨妈和宝钗助力无望后,无奈娶了夏金桂
- 唐诗宋词古诗词|红楼梦:从香菱学诗看宝钗和黛玉
- 专读红楼|《红楼梦》里的8个“孤女”,黛玉之外还有哪些能算?
- 古时候|《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为什么敢觊觎林黛玉?
- 林黛玉|《红楼梦》中林黛玉他们为什么不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