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言|宋朝文人利益的最大保障,却隐藏着对文人的“轻视”,太祖誓碑( 二 )
文章图片
在后周皇帝柴宗训被赵匡胤夺权之后 , 先是被迁到了西京 , 之后又被迁到了房州 , 结果柴宗训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 , 没有发现赵匡胤怎么优待他 , 这也是质疑“太祖誓碑”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 。 其实这个理由也不可靠 , “太祖誓碑”上对柴氏子孙的优待政策有详细的描写 , 在历史文献中我们没有看到柴氏子孙有过犯罪的记录 , 谋反之类的更是没有 , 因此不能说因为柴氏子孙没有犯罪 , 就证明“太祖誓碑”不存在 。 从北宋到南宋这三百多年间 , 我们可以看到柴氏子孙一直被加赏不断 , 这说明了宋朝的历代皇帝都严格执行了“太祖誓碑”中善待柴氏子孙的政策 。
文章图片
赵匡胤在位十七年 , 杀了八十八位大臣 , 这点也是质疑者质疑的一个理由 , 因为这跟“太祖誓碑”中的第二条“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是完全相悖的 。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 , 赵匡胤杀士大夫和他要求后世皇帝不得杀士大夫是两回事 , “太祖誓碑”是为了告诫他的后世子孙 , 而不是为了约束他自己 。 而他之所以将“太祖誓碑”藏得那么秘密也是有原因的 , 因为这个誓约一旦被公布出来就会有很大的后遗症 , 首先文人士大夫知道后便会肆无忌惮 , 而武将知道了也会对此不满 。
而宋朝发生的几件事也间接地证明了“太祖誓碑”的存在 , 在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一些农民起义 , 当时江苏高邮附近就出现了农民起义军 , 高邮的官员认为守城的宋军无法抵抗起义军 , 于是便发动城内的富商用好酒好菜款待了起义军 , 起义军则是对高邮城秋毫无犯 。 但是这件事后来被宋仁宗知道了 , 便要杀掉高邮的这些官员 , 作为地方官非但不能保境安民 , 反而还主动资敌 , 这是任何皇帝都无法忍受的 。 但是当时的参知政事范仲淹站出来说了一段话“祖宗以来 , 未尝轻杀臣下 , 此盛德之事 , 奈何欲轻坏之” , 结果宋仁宗还真就听了范仲淹的话 。
文章图片
宋神宗时期曾在陕西一带用兵 , 因为后勤保障不利 , 导致宋军多次大败 , 宋神宗亲自下令要求杀掉管漕运的人 , 结果宰相蔡确反对说“祖宗以来 , 未尝杀士人 , 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 宋神宗无奈之下妥协说刺面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去 , 结果又遭到了门下侍郎的反对 , 理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 , 最后宋神宗只好作罢 , 对于这件事 , 宋神宗还向宰相蔡确抱怨说“快意事竟做不得一件” , 蔡确则回应“如此快意事 , 不做也罢” , 宋仁宗和宋神宗期间发生的这些事儿 , 都间接地证明了“太祖誓碑”是真实存在的 。
文章图片
“太祖誓碑”背后的那些事
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时期走过来的 , 而在五代十国时期 , 皇帝在位最长的是十年 , 最短的是四年 , 皇帝的更换频率十分频繁 , 而参与政变最多的就是武将 。 取得了政权的赵匡胤深知 , 打天下要靠武将 , 治天下却要靠文臣 , 因此他便热衷于提高士大夫的待遇 。 而赵匡不杀士大夫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惧怕士大夫 , 在赵匡胤看来 , 文臣所能犯得最大的错误也不过是贪污 , 一百个文臣造成的危害远没有一个武将造成的危害大 。
曾经赵匡胤在视察开封城时路过朱雀门 , 看见门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 , 便问赵普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 赵普解释说是一个助词 , 赵匡胤说出了那句“之乎者也 , 助的甚事” , 可见士大夫在赵匡胤心中最擅长的也不过是之乎者也 。 还有一次赵匡胤去赵普家的时候 , 发现了吴越王送给赵普的十坛金子 , 并没有因为宰相收受藩王贿赂而治罪 , 反而让赵普安心收下 , 还讽刺吴越王糊涂 , 以为天下大事都是由赵普这些读书人来掌管的 , 换言之 , 在赵匡胤看来天下大事可不是由读书人来掌管的 。
推荐阅读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
- 海叔说|射程可达300米,为何没用于实战?,宋朝人发明了第一支“火枪”
- 文史密谈|中国历史上科技辉煌的宋朝:三大发明影响世界
- 阳婷的青春|被俘后出家为僧34年,或为元朝一皇帝生父,宋朝最后的皇帝
- 新语观汽车|看北宋名臣包拯最大官职位为几品?,宋朝各级官员品级一览
- 作家茅不惑|八股文、文字狱下的苦闷放纵和幽默感,唐伯虎、纪晓岚等明清文人
- 博古观今|不是武松,而是你所熟知的一位诗人,宋朝真正的打虎英雄
- 古今文社|创多个世界第一,宋朝真的很弱?这五个方面领先全球
- 今古言堂|原来是东汉宦官势力畸形发展的结果,曹操原姓夏侯却姓曹
- #宋朝#此女美若天仙,禽兽父亲因为好色,强行纳其为妾,并称非自己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