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把婚姻当任务,却从不把女性当人( 二 )




我们总把婚姻当任务,却从不把女性当人
文章图片


毒舌是源于看透 , 清醒是一种美德 。
这些都很真实 。




然而 , 一旦深入田蕾的内心 , 也能发现 , 要强和潇洒 , 有时也是一层

妆容

, 底下同样藏着柔软和纠结 。



看起来很强大的人 , 内心就没有一点对感情、陪伴和理解的渴望吗?



当然有 。 可是 , 强大女性的渴望 , 往往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你越优秀 , 越容易给男性造成压力 , 从而导致他们的疏远 。 你越独立 , 越容易冒犯男性主导的传统 , 让男性在你身上找不到存在感和控制感 。



远离这样的男性是好事 。 但这样的男性统统拒之门外后 , 残酷的真相是 , 期待中的理想男性 , 不是没有遇见 , 就是成别人家的男友或老公 。



程璐去婚介所时 , 工作人员提到一个说法:30、40岁的男性 , 想找的都是28岁以下的 。 50岁左右的男性 , 想找的也是35岁以下的 。 像程璐这样34岁的未婚女性 , 连收取婚姻咨询费 , 都比20多岁的高出不少 。


我们总把婚姻当任务,却从不把女性当人
文章图片


同样的情况 , 田蕾会遇到 , 生活中的我们也并不陌生 。



我讨厌把婚恋比作市场 。
但为了便于理解 , 姑且把单身男女称之为一


市场

的话 , 身处其中的男性和女性 ,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 , 都相去甚远 。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特例 , 而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



个体再优秀 , 又怎么去撼动这种结构性矛盾?能做的无非两种选择:要不迫于各种压力妥协迁就 , 要不观望等待 , 姑且过好自己的人生 。



于是我们看到 , 优秀的都市单身女性 , 把大量精力投注到其他地方 。



田蕾有自己挥洒热血反复拼杀的律师事业 , 程璐有自己的编剧生涯 , 丁诗雅有自己的美容院 。 很多感情中难以找到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 事业可以给到 。 即便这种工作环境里 , 仍然充斥着“女员工要慎招 , 将来产假一休会影响很大”这类女性不友好的观点 。



与此同时 , 忙碌的工作之外 , 闺蜜情谊也会成为女性情感投射的部分去处 。


《谁说我结不了婚》里有着非常生动的女性友谊 。 田蕾和程璐如何亲密无间 , 为了工作田蕾怎么“利用”程璐 , 又如何重修旧好 。 她们怎么建立了解 , 又如何心照不宣 , 说实话 , 这种彼此共情和体谅 , 远比大多数异性之间的感情要细密深挚 。



有一段情节是 , 程璐精心撰写的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 , 她不便发作 , 只好在打拳时泄愤 。 丁诗雅想去问清发生了什么 , 田蕾拉住她:“等她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 , 就这样陪着她吧 。 ”光是这一句话包含的分寸感 , 就是很多男性领会不了的 。



我们总把婚姻当任务,却从不把女性当人
文章图片


类似的状况趋于普遍之后 , 优秀的女性当然会进一步产生“男人有什么好 , 比结婚恋爱有意思的事情多了去了”的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