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轶事|曹操到底有没有对不起吕伯奢?《三国志》给出了三种相矛盾的说法( 二 )
本文插图
曹操
在这种情况下 , 陈寿的《三国志》并非不偏不倚 , 其立场与《三国演义》相反 , 是尊魏的 , 有所曲笔是难免的事 。
裴松之和陈寿有点不同 。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 , 已经是刘宋时候 , 刘宋承东晋 , 与三国隔得稍有点远 , 又不是太远 。
裴松之能看到不少陈寿看不到的资料 , 更重要的是 , 他不用受到立场的局限 。
然而 , 裴松之的注并不能直接看 , 需要辨析 。
裴松之喜欢“备异” , 是肉就当碗里来 , 至于是烂肉还是好肉 , 后人自己挑 。
本文插图
曹操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三块“肉” 。
第一种说法来自《魏书》 , 其与二十四史的《魏书》并非一本 , 也并非《三国志》中记载曹魏的那卷魏书 。
这里的魏书 , 作者王忱 , 属于官修史书 , 有人评价这本书:多为时讳 , 殊非实录 。
基于其立场 , 有很大嫌疑是在帮曹操推卸责任 。
陈寿撰写《三国志》正文时 , 参考了《魏书》 , 但是没有选这段 。 除了其相对军国大事无关紧要 , 可能也有觉得有难以辨析的因素 。
本文插图
曹操
第二种说法来自《世语》 , 其并非《世说新语》 , 因为《世说新语》比裴注还晚十年成书 。 这里的《世语》作者是西晋的郭颁 。
从时代上讲 , 相对于王忱作《魏书》时候 , 郭颁的创作环境要宽松很多 。 并且郭颁的作品 , 只是名人轶事 , 并非官史 , 受的限制也没那么大 。
第三种说法来自《孙盛杂记》 , 从名字就能看出 , 这并非官史 。 其实际是东晋的著作 。 从创作时代来看 , 他相比陈寿、王忱、郭颁受的限制都少很多 。
但是 , 其细节过于具体 , 仿佛身临其境 , 倒有点《史记》的感觉 , 反而让人觉得是不是作者的虚构 。
本文插图
曹操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总体上不矛盾 , 都是说曹操因为多疑杀了人 , 二者的区分 , 就在于曹操杀人后的表现 。
通过以上分析 , 我们只能说曹操有很大可能杀了人 , 有可能真的对不起吕伯奢 。 但是 , 他杀人后有很大可能并非洋洋自得 。
只能说 , 曹操是个嫌疑犯 , 事实的真相已经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
然而 , 当罗贯中看到这段记载 , 他灵机一动 , 改了两个地方:去掉了“凄怆曰” , 又将曹操的两句话扩成了“天下人”:宁教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 。
本文插图
曹操
于是 , 奸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 曹操的这个行为 , 也被定格为杀人后不知悔改 , 朝着陈宫得意洋洋地宣扬自己的价值观 。
因此 , 曹操一下子从嫌疑犯转正为确犯 , 罗贯中要背很大的锅 。
推荐阅读
- 不会翱翔的鹰|他曾是首席谋臣,后因不支持曹操称王,终忧郁成病离世
- 虾扯文史|恭亲王奕?被慈禧压制一辈子,碌碌无为,他的女儿却能把慈禧压住
- 芙蓉文史|来自东方的盛宴—清代传统饮食文化为何在欧洲成为贵族风尚?
- 谈古论今说历史|曹操与刘备正统之争,“尊刘贬曹”是社会环境导致
- 玲珑文史|两任宋国君主的妻子,都是寡妇,可她们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 文史砖家|清初头号大汉奸,一封奏折害死数百万汉人,后被浑身插满猪毛处死
- 文史并蒂|明朝藩王朝觐皇帝又多难?以永乐朝为例说明
- 孤雁文史|伊丽莎白一世联姻外交丨没有感情因素的婚姻背后充满各国利益关系
- 鱼羊文史|朱元璋:“成功者”,他们的光环背后是为了胜利竭尽所能!
- 文史挺有趣|加拿大“女性主义”成社会“主流”,“民族精神”是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