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鬼谷子|西门庆和潘金莲平时都吃什么?这些你肯定没有听过?


《金瓶梅》中所描写的食物种类之多、饮食现象之丰富在当时的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 根据饮食描写的场合不同 , 书中的饮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筵席与宴饮 , 其中重点突出的是宴会情境与氛围;一是普通的日常饮食生活 , 也就是书中所描写的西门府与市井平民的日常饮食 。

战国鬼谷子|西门庆和潘金莲平时都吃什么?这些你肯定没有听过?
本文插图

《金瓶梅》中的筵席与宴饮
作为一部明代风俗史 , 《金瓶梅》生动展现了明朝中后期的世俗风貌 。 而书中大幅度出现的筵席与宴饮正是展现这种世俗风貌的重要载体之一 。 根据筵席、宴饮参与人的身份地位 , 我们可以将之大致分为官府筵席与商人宴饮 。 官府筵席
官府筵席是指由官员作为参与人的筵席 , 它是官府饮食文化的重要展现载体与平台 。 官府饮食历经各朝各代 , 不同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洗礼 , 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 , 兼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喜好、饮食追求 , 蕴含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 “食中至尊 , 味之巅峰”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官府饮食文化的高度概括 。 《金瓶梅》中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较少 , 大多都是简略描写甚至一笔带过 。 小说中官府饮食文化主要发生在蔡太师、黄太尉、周守备、蔡通判等官员府中 。 但是由于小说主人公西门庆亦商亦官的身份 , 一些发生于西门庆府中的宴饮 , 如第65回为黄太尉接风的宴饮描写 , 也可以看做是官府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
从官府筵席整体上看 , 它具有华贵典雅、奢靡无度的特点 。 这种特点 , 首先体现在宴饮器具上 , 如第55回 , 西门庆为蔡太师贺寿 , 太师府的翟管家是这样招待他的:“只见剔犀官桌上 , 列着几十样大菜 , 几十样小菜 , 都是珍羞美味 , 燕窝鱼翅 , 绝好下饭 。 只没有龙肝凤髓 , 其余奇巧富丽 , 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 , 也不过如此 。 ”在这里 , 我们注意到仅仅是招待西门庆一个人 , 太师府就用了几十样大菜 , 几十样小菜来待客 , 而且都不是普通菜肴 , 俱为燕窝鱼翅之类的珍品美食 。 而在食物器具方面 , 太师府用来招待西门庆的器具是“剔犀官桌” , 那么什么是“剔犀官桌”呢?“剔犀”其实是一种漆器工艺 。 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 , 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 , 积成一个厚度 , 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 , 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 , 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 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 , 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 , 故得名“剔犀” 。

战国鬼谷子|西门庆和潘金莲平时都吃什么?这些你肯定没有听过?
本文插图

这种独特的效果灿然成纹 , 流转自如 , 回旋生动 , 取得了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 。 明代曹昭在其著作《格古要论·古犀毗》中也曾说过:“古剔犀器 , 以滑地紫犀为贵 。 ”1由此可见 , 剔犀的桌子在当时是多么的贵重与奢华 , 完全是社会上层人物才有资格、有能力使用的器具 , 而在太师府中 , 蔡太师却用如此贵重的器具来招待只是商人的西门庆 , 充分表现了西门庆富豪的程度及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 这种官对商的看重 , 商对官的依赖是官商结合的重要推动力 。 又如第65回中 , 宋巡按偕地方众官员借西门府设宴为黄太尉接风的描写也十分充分地展现了官府饮食的骄奢无度 。 “忽报宋御史差人来送贺黄太尉一桌金银酒器:两把金壶、两副金台盏、十副小银钟、两副银折盂、四副银赏钟;两匹大红彩蟒、两匹金缎、十坛酒、两牵羊 。 ”“厅正面 , 屏开孔雀 , 地匝氍毹 , 都是锦绣桌帏 , 妆花椅甸 。 ”以金银酒器来待客、装饰豪华的宴客场所 , 这些并不是平民甚至普通豪富之家能够承担的起的 , 官府宴饮的华贵、骄奢由此可见一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