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 三 )



搜狐新闻|“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
本文插图

事实上 , 随着时间推移 , 明宣宗朱瞻基在定都北京一事上的态度日趋坚定 。 不过他为保持孝子形象 , 虽然一直没有启程回銮 , 但始终保留北京的“行在”地位和南京的京师地位 。 另一方面 , 朝臣及其亲眷逐渐适应了北方生活 , 再加上此时回迁南京 , 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说 , 蒙古大军还可能会趁虚而入 , 对大明统治极为不利 , 所以朱瞻基直到驾崩也没有回銮南京 。

【搜狐新闻|“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搜狐新闻|“还都之争”七十年:朱棣强行拍板后牵涉大明四代皇帝的国本乱象
本文插图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 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 , 由明宣宗生前指定的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人辅佐朝政 。 “三杨”作为先帝托孤重臣 , 自然是采取守成政策 , 三人皆以保持国政稳定为第一要务 , 如果此时贸然宣布迁都 , 无疑会引起各地宗室藩王的猜忌 , 天下大乱的罪名他们担不起 , 自然就不会冒如此巨大的政治风险 。 至于年幼的小皇帝 , 更不会有先祖那样的魄力 , 乾纲独断地下诏宣布迁都 。 六年后 , 明英宗朱祁镇采纳朝臣请求 , 以保留南京国都名号空费钱财为由 , 恢复北京顺天府的国都地位 。 至此 , 牵涉大明四代皇帝 , 历时七十四年的“还都之争”终于宣告落幕 。
参考文献:
《明史》《明实录·仁宗实录》#明成祖#朱高炽#金陵收藏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场景蜡像
群臣之所以反对 , 主要有两点原因 。 第一 , 由于之前的乱世大战 , 北方不可避免地遭受战争破坏 , 北平一带作为元大都故址更是民生凋敝 , 重建北平不仅需要大量钱财 , 还需要漫长时间 , 即使燕王朱棣此前已经经营北平十余载 , 北京顺天府仍不是国都的首选之地 。 再者 , 北京周围多山且缺乏良田 , 粮食难以自给 , 一旦迁都必定导致该地人口激增 , 势必要通过漕运方式从南方运来大量粮食 , 就会平白消耗大量人力与财力 。 朱棣也是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考量 , 所以并没有立即迁都 。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 朱棣议定迁都大计后 , 下诏直隶、江浙等地官员组织百姓迁移 , 以便充实顺天府当地人口 。 之后他又下旨要求长江沿岸各省建造漕运船只 , 以便运送粮食物资 。
▲明朝北直隶顺天府地图
不得不说 , 朱棣对于迁都大事极为重视 , 甚至将其视为帝国第一要务 。 为统一管理迁都北京各项目事宜 , 朱棣提前在北京成立六部官衙 , 时称“行在六部” 。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 , 在各类建筑物资筹措完毕后 , 北京城扩建大幕由此正式拉开 。 朱棣本人则是先后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和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次驾临北京 , 视察新都的建设进度 。 为表迁都决心 ,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 , 朱棣在北京城尚未修筑完毕、朝廷各部尚未北迁之时 , 就公开下诏要求本年次春闱大考由“行在礼部”主持 。 这一事件标志了北京城部分中央机构开始行使全国管理职能 , 同时也意味着北京成为大明实际意义上的首都 。
▲古代科举场景绘画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 , 朱棣正式下诏 , 从次年正月起北京不再冠称“行在” , 而是正式改称北京为“京师” , 留守南京的各类机构统一加上“南京”二字前缀 。 两个月后 , 浩浩荡荡的北迁队伍正式启程 , 不仅有天子及其亲眷 , 还有大臣、世族、富商及平民 。 次年2月2日 , 朱棣在新落成的大殿里接受百官朝贺 , 宣告南京应天府正式成为陪都兼留都 。
▲北京故宫掠影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 在朝贺大典举行四个月后 , 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因雷击引发火灾 , 群臣纷纷进言 , 认为这是迁都北京激起天怨民怒而引发的天谴 , 趁机上奏劝说朱棣还都南京 , 以顺应天意 。 朱棣看到这些奏折后勃然大怒 , 当即下诏将带头者言官萧仪等人处斩以儆效尤 , 其余主张南迁的朝臣这下只好偃旗息鼓 , 不敢再针对此事进谏 。 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 迁都北京导致朝政中心远离东南经济重心所带来的大量矛盾 , 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