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成年人正被“标准答案”毁掉
“心之所向 , 素履可往”上周末加了会班 , 醒来时已经是中午 。 打开微信 , 发现老妈接连发来好几条信息:“你小学同学生的孩子好漂亮 , 前几天刚回娘家 。 ”“听说你xx家他们小区有个男生比你大几岁 , 也在北京工作 。 你们认识一下呀 , 多个朋友 。 ”我妈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女性 , 她一直信奉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 。而我作为一个毕业3年多的90后 , 在她眼里自然早就不该继续单身 。按照以前 , 我是要怼回去的 。 但那天我盯着屏幕看了会 , 最后什么也没回复 。可能在这个城市里 , 有很多人跟我有相似的困顿 。25岁之后 , 生活好像被迫加速了 。工作、恋爱、结婚 , 似乎都要赶在这几年完成 , 有一件落下别人后面 , 都逃不过被嫌弃的命运 。于是 , 很多人开始焦虑 。最后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 , 战战兢兢地把自己套入写好的模板 。真实的自己 , 也在追求认同感的过程中 , 逐渐被覆盖 。1承认吧 , 你其实活在被定义中综艺《非正式会谈》里提出过一个概念:“社会时钟”(social clock):
所有社会都有一个默认的“共识” , 它定义着很多事应该在何时发生 , 比如说你应该什么时候上学、结婚、生子……那些被社会时钟催着走的人们 , 总是一边忙忙碌碌 , 一边迷茫焦虑 。
两年前 , 一位温州小伙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剖析过去的自己:在35岁以前 , 他几乎完成了父母希望他完成的所有事: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体制内工作;娶了一个好妻子 , 生了两个孩子;每一项 , 他都做到了别人眼里的出色 , 但他没得到想象中的幸福感 。“这样一眼望到头的人生让我感觉到无趣 , 恐慌 。 ”这听起来很讽刺 , 却是事实 。仔细想来 , 我们很多时候都正听从并遵循着“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到了这个年龄 , 再不结婚就没人要了!”“我早说过吧 , 你就该找个稳定点的工作 。 ”“你做这个是不会成功的 , 还不如早点去做别的 。 ”话语里的笃定和不认可 , 一点点动摇着我们原有的信念 。曾经不满的态度 , 也逐渐转化为了妥协和自我怀疑:“他们说得好像是对的 。 ”“要是早听他们的就好了 。 ”“我确实不够优秀 。 ”……习惯被评价后 , 在潜意识给自己设下“屏障” , 拒绝再次尝试 。在把自己揉搓成别人眼里合适模样的同时 , 其实早已过上了被定义的人生 。说出口的每一句“我不行” , 最终都在自我谋杀 。
2撞破被定义的枷锁心理学家Dweck和Nicholls , 把人所追求的成就目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成绩目标 。习惯于追求这类目标的人 , 常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 , 比不过他人时就觉得自己失败、无能 。另一类是掌握目标 , 意思是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 可以学到东西就够了 。 追求掌握目标的人 , 最在意的 , 是自我标准和个人体验 , 而不是名次 。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做事更多源于内驱力 , 也更容易过得满足 。但平心而论 , 大多数人都是“成绩目标派” 。电影《在云端》有一幕寓意深刻:男主在一家负责裁员的公司上班 , 他每天的工作 , 按理说是对被大公司开除的雇员说“抱歉” 。但他从不会去安慰对方 , 而是犀利地抓住被解雇者忽略的痛点:“你的履历表写 , 你辅修法国厨艺……他们一年付你多少钱 , 让你放弃那些梦想?”给多少钱 , 你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坚持?被解雇者在他的反问下 , 每每都很惭愧:“年薪两万七 。 ”
他们一开始 , 就被“成功模板”绑架 , 主动放弃了曾设下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 , 我们何尝不是一样 。与其到最后后悔 , 不如确认你想去的方向 , 并为之努力 。海洋清理计划的创始人Boyan Slat , 在创立公司时只有19岁 。 他关于海洋清理计划的想法提出后 , 无数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 , 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这根本是无稽之谈!”被贴上了“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标签 , 这位出生于1994年的年轻人 , 做出了回应:“大家都说这个问题离我们太遥远……所有人都在说让我们的下一代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 , 嗨 , 18岁的我来了!”如今 , 这项计划已经开工了 , 比预想中还早了2年 。没有人能要求你怎样 , 除非你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 。千篇一律的人 , 一次次告诫自己:你没什么不同 , 最后他们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 。当我们拒绝被定义 , 才活成了生活的主人公 。3做自己的宇宙中心TED演讲上 , 演员Newto讲述了曾经的挣扎 , 探讨了“寻找自我”的意义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 ,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告诉“你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但这个“自我” , 只是以他人为基础的投影 。“我的自我 , 如果被他人定义 , 这意味着在社会上我并不存在 。 ”“找到自己“ , 远比走上社会模板式的路来得重要 。 ”一部短片 , 把人生比喻成一场不能回头的马拉松 。所有人都在时间洪流这条路上 , 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奔跑着 。道路两边站着摇旗呐喊的围观者 , 他们用呼声鼓动奔跑者的心:要跑得比对手更快、要相信前方一定是美好的终点、要成为万人瞩目的那个赢家……但人生真是如此吗?下一秒 , 跑道上的人如蚁群般散开 。有人在橄榄球场上穿梭如影;有人和爱人在洒满阳光的小桥上欢声笑语;还有人 , 如释重负般的扑倒在了房间柔软的床铺里 。此时的他们 , 脸上是与奔跑时的麻木截然相反的开怀和生动 。“谁说人生是一场比赛的?”
推荐阅读
- 明星的“独居”生活,和当代年轻人有多少关系?
- 北方网|「28年错换的人生」律师细说诉讼焦点:抱错与患癌有关系吗?应该赔多少?
- 为何说进化论的根本就是谬论
- 未成年人|用检爱守护少年的你们
- 未成年人犯罪|最高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回升
- 成年人争过儿童节 喜购怀旧零食、游戏机、校服
- 最高检|最高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降多年趋稳后有所回升
- 吃多少肉才健康?聪明吃肉减少血脂致癌物(组图)
- 河南商报TB|让成年人自愧不如!郑州一小学生课余摆摊两年,赚了上万元
- 山地车吧|灵魂拷问:禁止带自行车上高铁,伤了多少骑行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