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赚钱又安全的作品,只会磨损年轻人的人生( 四 )

既赚钱又安全的作品,只会磨损年轻人的人生
《千与千寻》“我没有把它做成无脸男大闹 , 破坏了汤屋 , 然后企图吃掉千寻 , 而是安排千寻坐上电车 , 第一次出远门 。 比起无脸人大闹或者和汤婆婆电光交战 , 对孩子而言 , 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坐上电车展开充满期待的旅程 。 ”《千与千寻》制作结束时 , 宫崎骏曾独自到神社求签 , 签文是“残花 , 旧枝头再开放” 。 他的理解是:“我虽然年事已高 , 但依旧应该力求突破与创新 , 绝不能为了追求时髦迎合当今的商业需求 , 那样的事情对我是不可想象的 。 ”所以 , 在获得蜚声国际的荣耀之后 , 宫崎骏依旧在坚持创作和颠覆 , 他之后的两部作品 ,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悬崖上的金鱼姬》 , 虽然也获得了不同的奖项 , 但是 , 并没能超越《千与千寻》给观众的震撼 。在《千与千寻》为他赢得荣耀的60岁 , 宫崎骏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步入老年 , 眼前仿佛突然打开了一扇门 。 “门扉的那头并不是清晰可见的笔直道路 , 而是犹如天与地混在一起、渺茫模糊的灰色世界 。 尽管回头看是熟悉的世界 , 却是再也回不去 。 ”他感叹说 , “年老 , 真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 本来以为将因此变得更加心平气和 , 谁知道根本是一点都不平和 , 我努力想让自己变沉稳 , 却怎么也办不到 。”不过 , 越是这样 , 反倒越令人确信 , 宣告退休 , 只是宫崎骏与身体衰老的妥协方式 , 毕竟他已经72岁 。 但退休绝对不是他与挚爱的动画的诀别 , 只要他还在 , 只要吉卜力还在 , 他要通过动画传递的爱和激励 , 将会一直以其他方式延续 。 因为 , 宫崎骏一直就是个倔强的矛盾体 。 同为动画导演的押井守说 , 宫崎骏“内心永远充满了冲突 , 他一方面很希望做出他心中想做的东西 , 一方面却得考虑他到底能要求其他人做多大的牺牲……他是必须肩负那个重担的人 , 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再挣扎又挣扎 , 到现在还不断奋斗着的原因之一” 。这种“矛盾综合体”的个性 , 也贯穿了宫崎骏的创作生涯 。 他是娱乐文化的生产者 , 但他却又对大量消费文化的蓬勃持否定态度;他制作给孩子们看的动画 , 却又认定孩子们最好不要多看动画 , 在大自然中才能身心健康;他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部影片 , 又坚信庞大的消费文化产业最多30年就会崩溃 。他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 但制作片子时 , “绝对不传递这种情绪” , 只是“把它停泊在自己的港湾里” 。 “我觉得成人不能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孩子们 , 孩子们完全有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 。 ”他是一个情绪化的创作者 , 又是一个对工作室运营琐事无所不至的管理者 , 被高畑勋戏谑说 , “从厕所问题到节省电费几乎是无所不管” 。对于这个世界的诸多想法 , 一直在宫崎骏心里冲突拉锯 。 他说:“当我站到众人面前说话 , 或写文章的时候 , 我会尽量去芜存菁 , 尽量积极正向 , 尽量不将破灭的部分表现出来……我是个在诸如凶残的部分或是愤怒、憎恶之类的情绪部分 , 都比别人强上一倍的人 。 明明是个偶尔会陷入失控的危险境地的人 , 却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压抑住这部分 , 因而甚至被认为是个好人 , 这和我的真面目是不一样的 。 尽管如此 , 我并不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 但可以确定 , 我的内心似乎住着一个我所不知道的宫崎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