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历史:你的放生像江湖黑话

放生古已有之 , 它包括禽兽在内的一切生命 。 佛教是最重生 , 最博爱的 , 所以佛教传入之后 , 中国的放生习俗就越来越正式 , 越广泛了 , 到宋代已蔚为大观 。现在的放生 , 一般与古代传统和佛教有关 。 玄奘大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 , 提到的梵衍那国国王 , 和我们的齐景公 , 可说是伪放生心态的代表 。那么这些人和事 , 与现在的放生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才算科学的、理性的、文明的放生?才不会列入侵权条款 , 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果报”?1.沈开举先生最近提出的一个建议 , 引发热议:应该增加放生动物致害侵权条款 。放生的历史:你的放生像江湖黑话
放生行善积德 ,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沈先生的建议涉及生态破坏、生态平衡、社会危害、科学放生等多个方面 , 是为弥补法规的不足 , 但我认为这事还牵扯到我们一个很滑稽有趣的认识误区 , 大可一说 。我们不妨从放生的历史展开 。放生古已有之 , 它包括禽兽在内的一切生命 。仁爱是它的基础 , 但它也很早就体现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 并非儒家观念 , 或佛教观念那么简单 。这就如《礼记·月令第六》所说:“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牡 , 禁止伐木 , 毋覆巢 , 毋杀孩虫、胎天、飞鸟 , 毋麛毋卵 。 ”(一年之始 , 万物滋长 , 滥砍滥伐 , 残害幼苗 , 及鸟兽虫鱼之卵 , 毁坏其巢穴 , 这有伤万物生存之道 。 )故而古人就有了正旦放生等风俗 。放生的历史:你的放生像江湖黑话
(公众号:九鸦人物)而至于孔孟、墨子、晏子等的仁爱、不忍、推爱 , 那属于道德、同情心的范畴 。这看上去是不是已经很像佛家的博爱、泛爱?但真正说来 , 它并不全是 。因为人为万物之灵 , 很强大 , 很主观 , 有欲求 , 《周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维护天地对万物的生育 , 珍惜和保护生命) , 虽然高级 , 却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例如孟子说齐宣王那句:“君子之于禽兽也 , 见其牛 ,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 不忍食其肉 。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后面到底要加上一句:“恩足以及禽兽”、“推恩足以保四海” 。市恩与求保 , 明晃晃的功利心 , 这就如环境保护的根本意图一样 。当然 , 这若要深论 , 并无可厚非 , 因为世间万物生成一个庞大的生物链 , 这其中任何一环都写着生存、为我四字 。 能做到有爱、推爱 , 多德心、少功利 , 就已经足为圣贤 。天地之间 , 真正的无等差实际是不存在的 。中国最早、最朴素的道德观、放生起源已是如此 , 那么佛教传入之后的种种 , 也就不难理解了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难考 , 但有迹象表明 , 在秦汉之交时就已经有所影响 , 而它的发展、盛行 , 似乎始于东汉 。佛教是最重生 , 最博爱的 , 所以这之后 , 中国的放生习俗就越来越正式 , 越广泛了 , 到宋代已蔚为大观 。放生的历史:你的放生像江湖黑话
每年的四月初八 ,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佛诞节仪 , 那时候各处寺院一般都会有放生活动 , 而放生习俗在中国既然早已有之 , 佛教既然起于上层贵族 , 中国儒家既然又有好生思想、博爱观念 , 那么佛教的这个活动 , 及其他相关种种 , 自然就很好代入 。于是那之后 , 南北朝以皇权贵族支持的放生池 , 就出现了 , 宋朝寺院专门设置的放生池等等 , 就出现了 , 这到了我们现在 , 几乎是不拘一格 。爱生、放生 , 从根本来说 , 当然是好事 , 但是这好事 ,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远古养殖业欠发达 , 我们为放生 , 自然要专门去捕捉一些鸟兽来放 , 这看上去倒像是一种为了放生而放生的活动 。但人家毕竟是积极的 , 是为了意识培养 , 行为形成 , 他们背后有一个保护自然、爱护生命、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不伤时、爱民保四海的道德思想和人文精神存在 。而后来呢?我们呢?佛教传入中国 , 是经过大改造的 , 僧人为了普及 , 曾无所不用其极 。 佛教当然是道德的 , 高尚的 , 人与佛一念之间 , 一切众生本皆为佛 , 这自然也是对的 , 但是佛教的大众化一旦打上功利的烙印 , 它就落了下乘 。不但道德深度败给了为人的儒家 , 也执行范围不如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家 。不杀生为免恶报、多积善为有所偿 , 信我、放生等等为消灾、免祸、得福、得寿、得财、得子 , 为六道轮回不堕地狱……这可真有意思 。 然而 , 真正的佛教真是这样吗?放生的历史:你的放生像江湖黑话
佛教如果无益于现实之人 , 肯定无意义 , 不需要 , 但这世上又有多数人真正了解 , 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 , 佛教是一门人学 , 一门教人如何活着的学问 , 也就是一门为求得智慧 , 净化生命 , 解决烦恼的学问呢?什么叫“佛法无边”?它当然不是法力无边 , 怪力乱神 。佛家不是总说无量、觉悟吗?佛法无边 , 所指的其实是天地间要“觉”的对象无边 , 能“觉”的智慧也无边 。佛家也讲信 , 讲为我 , 这又是什么意思?信就是信智慧 , 信觉悟 , 求圆满 。为我就是以善为我 , 以“觉”(智慧)为我 , 以爱众生为我 , 求先度自己 , 先得自我与天地的平衡 , 再去普度众生 。这就是说 , 己是根本 , 它的高度重己 , 是为了得智慧 , 得真谛 , 然后再由己及人 , 及万物 。 它所求 , 当然不是虚妄地求往生 , 求不病 , 求钱财那种 。佛说:“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 ”这正是要人断绝妄想、执念 , 求得真知的意思 。 而这断烦恼 , 破无明的智慧就叫“般若” 。 迷信、妄想 , 能叫“般若”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