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突然大跌的原因果然是它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周五 , 油市风云突变 。 亚盘时段 , 美、布两油期货持续下挫 , WTI原油一度跌逾9% , 布油跌超6% 。
油价突然大跌的原因果然是它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内盘原油及燃油期货主力合约均跌超5% 。 美股石油股盘前走低 , 南非萨索尔跌7.48% , 英国石油跌3.59% , 哈里伯顿跌4.84% , 斯伦贝谢跌3.2% 。
在经过一段狂飙之后 , 疯狂的多头是时候停下来 , 好好捋一捋市场里面正在发生的变化 。
复盘油市的疯狂5月
不可否认 , 油市的现状是光明的——尤其是和一个月前的惨状相比的话 。
自4月底以来 , 油价一路狂奔 , 已经逐步收复价格战爆发以来的部分失地 。 从日线图上可以清楚看出 , 虽然仍不时出现动荡 , 但以4月22日为分界线 , 美、布两油都走出了一条明显的上行通道 。
油价突然大跌的原因果然是它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文章图片
数据不会骗人 。 在今天大幅下挫之前 , 过去一个月 , WTI原油有17个交易日收涨 , 只有5个交易日录得下跌 。 布伦特原油虽然只有14个交易日收涨 , 但其实际涨幅可不小——几乎上涨了一倍 。
除了作为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之外 , 全球各大原油交易中心的现货价格也在这段时间内快速回升 。
美国海湾地区是个明显的例子 , 由于进入5月后沙特削减原油出口量 , 当地多数油品的价格已连续数日甚至数周上涨 。 其中 , 北美地区涨势最强劲的是那些出口到亚洲的油品 , 因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多的许多亚洲国家石油需求正快速恢复 。
欧洲方面 , 主要销往东亚地区的俄罗斯的ESPO原油本周价格 , 较迪拜原油基准价格溢价每桶3.5美元 。 另一种产量颇大的俄罗斯油品库页岛混合燃料油(SakhalinBlend)虽然仍以每桶贴水1-2美元的价格销往亚洲 , 但和一个月前高达8.70-9美元的贴水幅度相比 , 价格已明显回涨 。
中东方面 , 据交易员透露 , 6月份装运的伊拉克巴士拉轻质和重质原油 , 以每桶4.50至4.80美元的溢价卖给了亚洲的一位买家 , 这一价格分别较5月份高2.5美元和3.5美元 。 交易员们表示 , 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的快速复苏 , 是油价的主要推动力 。
需求端有大问题 , 但不是唯一的问题
【油价突然大跌的原因果然是它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正如上文所说 , 油价本轮上涨 , 供应端收紧发挥了重要作用 。
虽然官方统计尚未出炉 , 但从各方消息源得到的综合数据来看 , 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已经削减了近1000万桶 , 北美油企也在以疯狂的速度关闭钻井平台 。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MichaelTra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简而言之 , 欧佩克+主导的减产正在发挥作用 。 我行此前预计石油市场将在6月底或7月初出现初步的供不应求现象 , 但当前指标显示 , 出现这一现象的时间比我们的预期提前了四到五周 。 ”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 , 近期红红火火的油市 , 为何在今天突然掉头向下呢?
财经网站Forexlive分析师EamonnSheridan一针见血:
“问题不是出现在供应端 , 而是在于市场对原油需求的担忧重现 。 过去几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 和封锁措施的大面积解除有很大关系 。 在这种乐观情绪影响之下 , 油价的上涨可能有些‘超前’了 。 ”
咨询公司EnergyAspects的分析师理查德?马林森(RichardMallinson)则分析道:
“早期的经济复苏迹象似乎正在推动部分市场迅速重新定价 , 但油市能否重新达到供需平衡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端的后续复苏程度和速度 。 可以肯定的是 , 现在供需还没有达到完全平衡水平——尽管很多早期的崩溃迹象已经慢慢消失 。 ”
马林森指出 , 目前欧洲、美国经济复苏程度远远落后于亚洲 。 油价在过去这一个月的大幅反弹意味着 , 若需求端看不到更多积极信号的话 , 短期内油价会有很大的回落空间 。
这时候 , 更大的问题来了:需求恢复速度和市场预期之间的脱节 , 给油价带来了超出合理幅度的反弹 , 这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额外的负担 , 甚至危机 。 其中 , 维也纳JBC能源公司(JBCEnergyGmbH)分析师尤金?林德尔(EugeneLindell)指出 , 一些下游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新的问题:
“在非常短的时期内 , 油价过度上涨 , 最终导致炼油行业陷入困境 。 一方面 , 原油来货价格上升 , 另一方面销售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 欧洲和美国的需求 , 要想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 还要等待很久 。 ”
作为整个供应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 炼厂陷入困境的副作用 , 很快就蔓延到其他生产环节之中 , 原油开采钻探商、油气服务商无一幸免 。
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炼厂历劫对整个生产链的影响 , 其实原理很简单:
当炼厂入不敷支、难以为继 , 下游成品油生产销售行业就会全面瘫痪 。 销售端是整个原油市场的根基命脉 , 上游开采商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 但难就难在 , 正是由于上游生产商大力减产油价才会狂飙;但若重新放开产量限制 , 油价的走势又无法预料 , 没有人会有勇气承担这个责任 。
说到最后 ,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 要解开这个死循环 , 方法并不多 。
一是寄希望于市场尽快恢复冷静 , 油价告别大起大落模式回归常态 。
第二 , 就是行业的联合 , 和抱团 。 不仅对于炼厂是如此 , 对于大型原油开采商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 在这种危机关头 , 只有强强联合才可以度过危机 。
前者太被动 , 后者 , 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 。
事实上 , 2016年石油危机过后 , 就出现过一次并购潮 。
能源巨头荷兰皇家壳牌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Group)、森科能源(Suncorenergy)和加拿大油砂公司(CanadianoilSands)达成了一笔高达6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 哈里伯顿(Halliburton)和贝克休斯(BakerHughes)也提出了一份价值高达3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 但最终未能通过美国证监会的审查 。
不仅如此 , 类似的场景还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华尔街上演过 。 在雷曼倒下之后 , 精明的华尔街大鳄抓住机会向监管部门施压 , 批准了本来争议多多的大型并购交易 。 路透社分析师罗布?考克斯(RobCox)认为 , 大型石油企业应该效仿华尔街的大鳄们 , 掀起一股并购热潮 。
2008年重创全球银行业的金融危机 , 为美国银行斥资50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等大型并购交易扫清了障碍 。 紧随其后 , 富国银行分别斥资151亿美元和120亿美元 , 将两大竞争对手美联银行和劳埃德银行收入囊中 。
但与危机爆发前就开始出现的中型能源企业合并潮不同 , 考克斯表示 ,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这种超级巨头之间的合并 , 才是彻底重塑油市格局的大事情 。 考克斯在路透撰文指出:
危机当前 , 有关竞争和反垄断的担忧可能都是其次 , 因各国政府应该改变策略 , 开始优先建设运营效率更高、抗压能力更强、资产负债状况更健康的超级石油产业 。 站在油企的角度 , 它们相信也会很开心地利用这个机会降低风险 , 并争取通过那些原本面临审查的巨额交易 。
要知道的是 , 作为全球原油生产商中无可争议的一哥 , 沙特阿美市值高达1.6万亿美元 , 在海湾地区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 本来 , 就算强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也无法凭一己之力和沙特阿美对抗 。 但若联合起来 , 那形势可就不一样了 。
考克斯认为大型油企之间如果真的掀起并购潮 , 油市的势力划分可就更加复杂、更加胶着了 。 从长远来看 , 看似前途光明的“强强联合”对油市来说完全是祸福难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