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科博未来怎么走?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全景图”正式发布( 二 )


煤炭企业开办电厂:
全行业开办电厂176座 , 总装机容量4314万千瓦 。 其中:燃煤电厂20座 , 装机容量1630万千瓦;低热值煤、煤矿瓦斯和焦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139座 , 装机容量2545万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天然气等新能源电厂17座 , 装机容量139万千瓦 。
煤化工(含焦化):
全行业煤化工(含焦化)企业共65家 。 其中:焦炭27家 , 规模4665万吨/年;合成氨8家 , 规模134万吨/年;尿素7家 , 规模181万吨/年;甲醇12家 , 规模393.3万吨/年;烯烃4家 , 规模220万吨/年;煤制油2家 , 规模31万吨/年;二甲醚2家 , 规模20万吨/年;乙二醇3家 , 规模60万吨/年 。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
全省地面煤层气抽采钻井达11719口 , 其中垂直生产井11334口、水平生产井385口;晋城矿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压缩液化基地;全省316座煤矿建成了瓦斯抽采系统 , 建成了阳泉、晋城、西山、离柳、潞安五个瓦斯年抽采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矿区 。 2015年 , 地面煤层气抽采量41.77亿立方米 , 利用量34.78亿立方米 , 分别占全国的96.07%和91.36%;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量60.2亿立方米 , 利用量22.3亿立方米 , 分别占全国的41.65%和46.77% 。
山西煤炭产业结构性矛盾:
全省煤矿主体企业数量和煤矿数量仍然偏多 , 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与内蒙古相当 , 但煤矿数量是内蒙古的2倍;我省五大煤炭集团所属332座煤矿产量之和仅与神华集团74座煤矿持平;省属大集团煤矿布局分散、地域交叉、管理层级冗余 , 尚未形成“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格局 。
【中智科博未来怎么走?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全景图”正式发布】二、供需预测
省内煤炭需求及外调、出口预测:
2020年对山西省煤炭的总需求为10亿吨 。
“十三五”末供给预测:
1.全省煤矿数量900座以内 。
2.全省总产能13.2亿吨/年 , 净减少1亿吨/年以上 。
3.到“十三五”末 , 在13.2亿吨/年产能中 , 生产煤矿能力12亿吨/年 , 停建缓建搁置延缓煤矿能力1.2亿吨/年 。 生产煤矿按照15%的储备系数考虑 , 实际全省原煤产量约为10亿吨 。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20年 , 全省煤矿900座以内 , 总能力13.2亿吨/年;其中 , 生产煤矿能力12亿吨/年 , 煤炭产量约10亿吨 。 到2020年 , 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万亿元 , 其中 , 煤炭产业3000亿元 , 非煤产业1.2万亿元 。
分项目标(摘选):
集约高效:“十三五”期间 , 全省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 , 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 。 到2020年 , 通过进一步减量重组、大幅降低煤矿数量 , 平均单井规模力争达到180万吨/年;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95%;进一步引导煤矿减人提效 , 全员劳动工效力争达到1600吨/人.年 。
延伸循环:全行业煤电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 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煤基合成油品600万吨、煤制烯烃240万吨 。
开发布局:
1.晋北基地
重点培育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两个亿吨级煤炭企业 。 依托动力煤优势 , 加快煤电一体化进程 , 加快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 。 面向煤基清洁能源和煤基高端石化产业两大发展方向 , 打造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 , 加快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 。
截至2015年底 , 晋北基地产能4.65亿吨/年 , 2015年原煤产量3.8亿吨 。 到“十三五”末 , 基地产能4.1亿吨/年 , 预计原煤产量3.5亿吨 。
2.晋中基地
重点培育焦煤集团亿吨级煤炭企业 。 利用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重点推进低热值煤电厂建设 , 加快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 。 重点发展煤焦化产业 , 形成煤焦气化产业链 。 加快推进西山、离柳两大矿区瓦斯抽采利用矿区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