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关于欲望 最好的表达在剧场内( 二 )


《复象与镜像》可以说是一部能溢出圈的学术著作 。 说到学术 , 我和音洁有时会惊讶小说思维和文艺批评思维之间的差异性 。 比如我们同时去看一个戏 , 契诃夫或奥尼尔或品特 , 或她书中提到的萨拉·凯恩 , 看完之后我们的叙述方式肯定不同 , 我或许出于本能来展开我的感觉派表达 , 音洁的表达背后,是一整套学术体系 , 令人敬畏又很高级 。 这 , 或许正是学者和普通观众对剧场反应的分野 。 我们从肌理碰触 , 像恋人之手抚摸肌肤 , 音洁们要像建筑师或医生 , 建构 , 解剖 , 放大 , 观察 。 当我听不懂她的话时 , 有时会担心这么高级的玩法 , 在当下这个人人不喜欢高深的时代会不会失去一部分听众呢?而另一部分听众 , 比如我 , 时常会诚惶诚恐 , 不知道自己听懂了没有 , 有时也会一头钻进舒适区 , 钻进本能的感性区域 , 来个半躺的姿势 。
后来我发现我先前对音洁有一种误解 , 我以为当学术话语高高凌驾于本能之上 , 本能会丢失 。 事实上 , 她最难得之处 , 是在庞大的剧场艺术体系架构的缝隙中 , 本能依然犀利地如“纤维式颤栗” , 特立独行处 , 正在于此 。
音洁对女性问题更多一些由自身女性身份而来的关注 。 她书中有篇写契诃夫《三姐妹》的文章的题目就叫“女人是成为女人的僵局” 。 她说 , “我们看到生活的整体庸俗化导致所有个体命运的滑坡” , 这句话 , 从女性视角上 , 又显得别有意味 。
音洁还在她的书中提到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先锋之作《奥兰朵》 , 作品曾被搬上银幕 , 讲一个奇女子在男女身转换中离奇的经历 , 了不起的伍尔芙提出了一个雌雄同体的概念 。 跟音洁相处久了 , 我时常感受她就是一个隐蔽的奥兰朵 , 她有时表现得像男性 , 很刚 , 很理性 , 雄辩 , 思想锐利 , 愤世嫉俗 , 甚至给人以压迫感;有时又细腻得比穿丝绸袍子的古典淑女更淑女 , 她细品文字、音乐、食物、花草 , 情绪婉转 , 细微到纤毫处的起转承合 。 这样的女子 , 一定是旖旎柔情的 , 她可以对着一朵花衷情一个晚上 , 这样的痴情 , 有点像深闺中的杜丽娘 。 她又是极其敏感的 , 共情能力极其强大 , 音洁有一次和我一起去我的江南故乡小镇 , 她敏感到仿佛能听到从前一个河埠头、一座老桥上一对男女聊的闲话 。
音洁的灵气和敏感 , 是可以做很多艺术家的知己:伍尔芙、曹雪芹、汤显祖、莎士比亚、福楼拜、李安、张爱玲等等 。 书中有一篇《小馄饨与文学的真理》 , 是对上海女作家唐颖的长篇小说《上东城晚宴》的评论 , 其中有一句:“伦理观念流落在生活细节里 , 小馄饨里有全部的秘密 , 物质的感受力里面蕴藏有身体原始的体感密码 。 ”真是深得吾意 , 唐颖读之 , 也一定深以为知己吧 。
【北京青年报关于欲望 最好的表达在剧场内】从一碗小馄饨里看出端倪的那个王音洁 , 立刻就还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亲切的那个音洁 , 所有的体系、所有的话语方式都可以放下 , 可以盛装也可以素颜 , 当我们一起端起酒杯 , 清脆的“叮”的一声 , 红唇沾湿 , 妩媚一笑 , 女学者的生活又还原到烟火气的本真的样貌 , 于是 , 我们又可以取一个舒服的姿势 , 一同赖在某一只沙发上不管今昔何昔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