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这个学习方法,值得反复练习

罗振宇这个学习方法,值得反复练习
文章图片
许知远有个访谈节目 , 叫做《十三邀》 , 第一期的嘉宾是罗振宇 。
里面提到一段往事:
在罗振宇还是《对话》节目制片人时 , 他说自己有一个特别的自觉 , 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 。
怎么学习呢?就是特别重视开策划会 。
在策划会上 , 他会邀请中国最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官员和媒体人 , 来给他们做策划 。 借助这个机会 , 他与这些国内最优秀的人交流 , 了解他们的观点 , 了解观点背后的思考路径 。
“所以《对话》的三年说得不好听一点 , 我给自己又上了一次大学 , 找各种各样的人给我上课 。 ”
看到这里的时候 , 我突然想起了最近和一个朋友的聊天 。
那个朋友创业 , 带了一个小团队 。 因为规模不大 , 所以每次开会几个人都一起 。
他发现一个细节 , 就是有的人会在说完自己的部分后 , 就拿出手机 , 无所事事起来 。 但另外有个小伙子就不一样了 , 会全程做笔记 。
会后 , 问他到底在记什么 。
小伙子说 , 记其他人在做什么 , 做事的思路 , 领导的点评 , 回复的方法 。
“记这些干嘛呢?”
“说不定以后自己也会遇到 , 先做点准备 。 ”
朋友说 , 后来他开始特别观察这个小伙子 , 他真的是特别的积极 。 其他人不做的事 , 他会去做 , 完成以后 , 也会在笔记本里做好记录 。
一年后 , 他的成长非常迅速 。
“怎么说呢?”
“就是给他一些新工作 , 他总能快速找到思路 。 一次我问他怎么想到某个运营策划的 , 他说 , 有一次帮隔壁打印材料时 , 学习了一下同事的方案 , 所以有一些基础 。 ”
在聊天末尾 , 朋友总结道:“会学习的人 , 总能找到学习的内容 。 ”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 , 突然打开了自己对他人观察的那扇门 。
我开始有意识地回顾 , 自己见过的一些成长很快或者很优秀的朋友 。
A在刚进公司时做资料员 , 需要帮领导整理文件 。
每份经手的材料 , 他会有意识地帮领导写好摘要 。 这并不属于他的职责 , 但是 , 他说通过这个方法 , 他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内容 , 也通过摘要 , 提炼出核心观点 。 领导可以节省时间 , 他可以学习知识 , 两全其美 。
B在是一个咨询项目的对接人 。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 , 他每天都会跟合作方一起吃饭 。 在这个过程中 , 去了解行业前沿 , 了解其他公司的做法 , 讨论不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 “他们汇报时 , 会把那些所谓行不通的方案剔除 , 只留下最合适我们的方案 。 但是 , 我想知道那些行不通的原因 , 这才是对个人最有价值的——因为这是思考的路径 。 ”
还有一句话让自己感慨很深:“在很多人看来 , 甲方就只是负责整合资源 , 乙方负责专业 。 我不希望自己只做一个信息传递员 , 我也要专业 。 ”
秋叶大叔有一次来广州分享时 , 说这次过来虽然是「输出」 , 但也学到了「很多」 。
学到了什么?
他说 , 学到了组织方怎么做指引 , 学到了主持人的几个表达技巧 , 跟组织方领导吃饭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 这些都可以用到之后自己的活动策划中 。
从这些案例里 , 我们可以看到 , 优秀的人总能在一片狼藉中 , 找到自己需要的花朵:
·可能只是帮他人整理材料 , 但材料就是花 , 里面有蜜 。
·可能只是做一个对接 , 但面对的人是花 , 他的知识是蜜 。
·可能只是做一次输出 , 但是整个流程是花 , 其中的方法是蜜 。
有人说:成长哪有什么秘诀 , 只是比别人付出多一点而已 。
不过我想说 , 成长的秘诀 , 更在于比别人更能发现花 , 并且提取出蜜 。
晚安好梦 。
【罗振宇这个学习方法,值得反复练习】《曹将公众号三年精华合辑》-150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