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战疫 白衣天使力守初心——记四川天府新区基层护理队伍
疫情无情 , 人间有爱 。 疫情伊始 , 天府新区的白衣天使选择赴隔离点、敬老院、路口监测点等区域开展防疫工作 , 这样一段经历 , 也为她们的职业生涯多了一道荣光 。 在天府新区基层护理队伍中 , 有刚走上岗位的95后 , 也有执业多年的中流砥柱 , 更有为之奋斗二十多年的前辈……她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不辱白衣使命 , 护一方百姓健康 。 邓倩:从小女孩儿一朝成为女战士
文章图片
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蛋上 , 压出了深深浅浅的辙 , 像一道道触目的伤疤 , 错综盘踞 , 和疫情期间很多穿隔离装备的医护一样 , 这张工作照上的小脸也不例外 。 这个出生于98年的年轻护士名叫邓倩 , 刚刚入职 , 是天府新区大林卫生院年龄最小的护士 。
疫情期间 , 邓倩被派往到天府新区某集中留观点 , 开始长达21天的奋战 。 前往留观点的头天晚上 , 邓倩不出意外的失眠了 , 因为令邓倩没想到的是 , 经验不足的她会被选中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 , 第二天 , 夹带着生理期首日到来的痛楚 , 开始穿戴起层层防护装备 , 穿戴完毕 , 才意识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 , 是要上战场了!
邓倩在留观点中的工作是每天跟着前辈 , 把早餐一份份送完、打扫房间、收拾垃圾、再把所有垃圾拖到一楼指定地点放置、消杀……手也因此而脱了几层皮 。 “其他老师们都是这样的 , 还有比我更严重的 , 我这个算好的了 。 没事儿 , 我一直都在涂护手霜 , 等我回来 , 你看到的手肯定不是这样的!”休息日 , 面对视频里心疼到流泪的奶奶 , 邓倩倔强地说着 。 “疫情期间 , 从值守高速卡点到值守留观点 , 虽然累 , 但这期间 , 受到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称赞 , 内心还是有满满的自豪感 , 经历了 , 也成长了 , 更感受到护士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
邓倩的前辈:感觉邓倩真的成长了 , 许多事情 , 经历了才能有所感悟 。
罗凤:留下遗嘱转身战疫
文章图片
“隔离病区开始布置改造 , 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人 , 本着自愿的原则参与隔离病区的工作 。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作出决策部署后 , 医院的护士罗凤和其他同仁一齐决定迎难而上 。 “面对未知的突发疫情 , 当时我们谁都无法预料会有怎样的后果 , 但我是护士 , 这时怎么可能退缩呢?”1月30日晚上 , 罗凤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医院的隔离病区工作 , 她临走前偷偷在床边放了一张写有遗嘱的小纸条 , 事先还在支付宝里领取了一份抗疫医务工作者的专属保险 , 与姐姐做了道别 , 隐瞒了母亲 , 知会了丈夫并嘱咐照顾好五岁的女儿……转身就去了风险未知的隔离病区 。
工作到了第九个年头 , 曾因一部以护士为题材的偶像剧而选择走上学习护理道路的罗凤 , 随着时间的积淀 , 对一身漂亮的白色护士制服有了更透彻的感悟 。 进入隔离病区 , 罗凤穿着厚重的隔离服 , 为患者打针、输液、抽血 。 “护士 , 我没水了 , 给我拿瓶水”“护士有充电器吗?”“护士 , 我的核酸结果出来没有?”是每天都需应对的日常事项 。 除此之外 , 还要对各个出院病人病房进行终末处置 , 以备收治新一批患者入院 , 罗凤一干就是从晚上七点到凌晨三点 。
在隔离病房工作是怎样的体验?罗凤的回答是三个字:还不错!每天把自己装到像塑料袋一样的防护服里 , 时刻要担心是否会被感染……这样怎么会还不错?她说 , 当看到一张张解除隔离后灿烂的笑脸时 , 就会感到自己一切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罗凤的丈夫:永远支持和尊重她的决定 , 为她顾好所有牵挂 。
邵兴芳:为老人筑起疫情间的暖心港湾
文章图片
“戴口罩时鼻子不可以露在外面 , 来 , 看像我这样 , 盖住鼻子 , 在鼻梁处压紧……”“洗手 , 一定洗手哦 , 七步洗手法一步都不能少啊”“大家动起来 , 做拍打操时间到啦”“大家不要聚集聊天 , 距离就是美哦”太平中心卫生院护理部主任邵兴芳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对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叮咛嘱咐了 , 但仍然耐心如初 。 “老人们记性比较差我们要理解 , 总有一天 , 这也将会是自己的未来 。 ”
自从2017年太平中心卫生院托管太平敬老院起 , 便正式拉开了医养结合的序幕 , 邵兴芳的工作重心也向敬老院转移 , 每周五和护理团队准时出现在敬老院内 , 为老人们测血压 , 测血糖、按摩、巡诊、聊天 。 和老人一起做经络拍打操 , 提高老人的卫生知识与保健意识 。 “老年护理和医院护理不一样 , 医院护理重在治疗 , 老年护理重在沟通交流 , 视老人为亲人 , 建立信任的桥梁 , 这是敬老院护理的特殊与特色 。 ”疫情期间 , 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 , 敬老院实施了封闭管理 , 娱乐活动减少但关怀不减 , 邵兴芳带着护理团队进行健康宣教 , 教老人们正确戴口罩、勤洗手和运动健身 , 疫情之下做到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
3月19日 , 接到通知的邵兴芳与同事赶到新的工作岗位 , 到新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 。 但和老人的沟通也不曾中断 , 从线下转到线上 , “老人们平时情绪如何?会坚持做健身操吗?……”敬老院老人的生活仍然是她惦念的事情 。
护理工作岗位上二十多年来 , 邵兴芳从初入行遭受不被理解 , 到现在受到敬老院老人、患者和晚辈的赞许 , 从差点儿想放弃 , 到热爱护理 , 她感受良多 。 她说 , 俗话讲“良言一句三冬暖” , 用信任作桥梁 , 待患者如亲朋 , 会收获更多的真心和肯定 , 这在基层护理工作中 , 尤其是敬老院里的老年护理工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邵兴芳工作箴言:作为基层护理人员 , 不但要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 更要掌握人文关怀的沟通技巧 , 患者对我们的选择 , 更多的是出于信任 。
廖国蓉:“灯塔”照亮前行路 , 护理精神在延续
文章图片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 , 万安卫生院公卫科科长廖国蓉的这个春节应该是在11岁女儿的床前悉心照料 , 去年底 , 廖国蓉的女儿意外摔伤股骨大腿 , 生活上行动不便 , 但与丈夫二人作为双医家庭的廖国蓉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务以来 , 迎难而上 , 无奈将女儿托付于年迈的父母 , 在一线把好社区公卫这道关口 。 社区流调、统筹安排高速路卡点人员和各项前期工作在廖国蓉的手中规划得井井有条 , 她还主动请战加入医院的“党员突击队” , 并参与到入户流调、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密切接触者转运等各项工作当中 , 据廖国蓉回忆 , 自大年三十晚上起 , 黑白颠倒的作息就成了常态 , 她每天都需要去往万安辖区内不同的村、社区 , 对社区的工作人员提供新冠肺炎的防控指导、社区环境消毒指导、自我防护指导等 , 在繁忙的时刻每天都需要接听七、八十个电话 , 解答各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电话铃声不绝于耳 。 记忆中 , 在防控期间至少有五次洗澡时被电话打断 。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来 , 也是我对注意力的转移 , 真心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是健康团圆的……”廖国蓉崩住泪水 , 克制着情绪说道 。 2019年 , 廖国蓉在这一人生低谷中 , 走得很艰难 。
2011年以前 , 廖国蓉还是院内的护士长 , 穿着她上学时期就十分喜欢的白色护士制服 , “当时还有护士帽 , 很漂亮 , 那时期的工作照片仍然是我最满意的 。 若不是‘世事难料’、还是很怀念一线护理的 。 ”回想当年 , 廖国蓉眼睛里闪着光 。 说起岗位的转变 , 一方面是多年来的护理经验为她积淀下了管理的能力得以胜任 , 另一方面则是她心底另有“灯塔” 。 “我想 , 做好本职工作 , 守护群众健康就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 经历过失去后对当下就更有体会 , 愿所有家庭都能健康幸福 。 ”面对“大家” , 廖国蓉没有时间悲伤 , 面对“小家” , 对女儿很亏欠 , 面对疫情 , 她深知自己作为党员和医务工作者 , 使命在肩 。 面对护理精神 , “从临床护理到公共卫生 , 高度的责任心、与患者良好沟通的能力和人文关怀都是相通和延续的 。 ”变的是经历 , 不变的是初心 。
万安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叶茂:从她身上 , 看得到对敬业和奉献的诠释 , 有苦有难 , 身肩使命 , 仍能尽职尽责 。
【基层战疫 白衣天使力守初心——记四川天府新区基层护理队伍】大众健康报采访人员侯文瑾
推荐阅读
- 全民营养周 | 战疫期间,聊聊分餐那些事
- 提案建议 | 张守志委员: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 刘庆锋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 基层工作者,报考定向乡镇有优势?
- 美食博主林允尝试新技能,惨遭滑铁卢,穿白衣唯恐油渍溅衣服
- 张嵩武:建强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 法政教研室张雯教授开启党校新学年首场“送课到基层”
- 美军超音速轰炸机一路北上逼近俄远东 战疫时刻再次添乱
- 瓦解国民党基层势力!民进党为了长期执政,将手伸进农会系统
- “送课小分队”进校入村居,义务培训基层会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