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需要实干家 而不是"马跃亭"( 二 )

中国航天需要实干家 而不是"马跃亭"
研究所发公文的初衷被人扭曲和利用该研究所之所以弄出那种公文 , 原因有很多 , 可能的原因比如在仲裁中作为对己方有利的文件 , 或者是向上争取资金 。 毕竟该研究所已经有不少人有离职了 , 因而就用夸大用辞的公文争取资金 , 提高技术人员待遇 。 只不过操作手法不够成熟 , 而且被对方律师利用 , 被一些人添油加醋之后 , 反而在另一方面起到了意料之外效果——一方面是用官方信用给张小平背书 , 拔高了张小平的技术能力和作用 , 另一方面 , 是给外界造成科研研所不重视人才的印象 。私营航天公司有很强的炒作动机据小道消息披露 , 网上炒作该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张所在的公司走重资产路线 , 资金链十分紧张 , 急需获得融资以续命 , 急于打造一位技术权威 。 于是就想方设法为自己博眼球 , 得到六院出的这个文件后 , 该公司就抓住机会爆炒 , 以提高知名度 。毕竟 , "马跃亭"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 稍有不慎 , 就变成贾跃亭了 。 公司如果得不到新的融资 , 很快就会资金链断裂 。中国航天需要实干家 而不是"马跃亭"
所以一方面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炒作自己 。另一方面冒着极大风险一定要发射一枚极高成本攒出来的 , 而且是大量模仿长征11号的三级固体火箭 , 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 博取关注 , 获得资金 。 且不说把1.2米直径造假说成1.35米 , 其运载能力几乎为零 , 内行人看了的入轨能力几乎是笑话 。另外 , 据小道消息 , 张小平效力的私营公司在火箭发动机研制中 , 竟然出现零件设计出来 , 但是装配不出来的情况 , 必须重新设计生产的情况 。 这已经充分说明其实际工程经验的欠缺 , 毕竟张小平过去长期作预研 , 缺乏工程经验 , 加上私营企业短平快的指导思想和互联网思维 , 这支队伍干出来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体制内离职的人中 , 在火箭发动机专业 , 无论是行政职位还是技术段位比张小平高的人不少 , 但这些公司并没有如此高调炒作 。中国航天需要实干家 而不是"马跃亭"
这种博取眼球赚流量 , 最终目的是融资圈钱的套路 , 过去几年的互联网大潮中屡见不鲜 。 不要因为披了一层火箭发动机的马甲 , 大家就不认识了 。航天科技 , 一切以飞行成功为判别标准 。 在地面炫耀纸面数据多么牛逼 , 无法撑起星际旅行之梦 。对于航天事业 , 私营企业和私人资本能够参与这也是好事 , 但就航天事业来说 , 我们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的实干家 , 而不是充斥着互联网思维的"马跃亭"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