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过后才发现这条路最难走,工业4.0还有春天吗?( 四 )


早前 , 在若干智能制造企业中 , 它们无论自身体量大小 , 都空前一致地认为C2B是一种过渡模式 , 终极状态一定是C2M 。 于是 , 它们纷纷建立C端用户入口 , PC站、微信号、APP、线下店……在拥抱大型电商进行合作的同时 , 坚决不向这些流量入口彻底“缴枪” , 坚决要树立自己的旗帜 。
但猜对了故事的开始 , 却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 。
除了海尔这样拥有庞大制造能力和已经建立渠道影响力(甚至早已建立自有渠道)的企业 , 其他过于弱小的制造企业基因根本不在C端 , 根本连接不到用户 , 做流量经营反而成为了负担 , 它们理想中的C2M并没有如约而至 。
说到底 , 海尔这样的企业即使坐拥COSMO Plat这样的杀器 , 却依然需要通过大量的第三方渠道商来出货 , 去渠道、去中介是个伪命题 。
KOL高效带货、品牌联名一飞冲天、爆款点燃用户热情等现象 , 更让“用户将越来越不看重品牌”的猜想被无情击碎 。 制造企业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 夸大了用户的小众需求 , 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埋头狂奔了若干年 。 最终却证明 , C2M的个人定制只是制造业的一厢情愿 。
反观另外一些坐拥流量的互联网巨头 , 其入侵制造端的速度却让人侧目 。
2016年 , 网易推出“网易严选”;2017年 , 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心选”;2018年 , 京东推出“京造”……这些企业从自营切入 , 与制造企业开展了ODM(制造商提供设计和制造)的合作 , 利用C端流量的优势形成了初步探索了C2M的路径 。
但自营毕竟是“重资产模式” , 在一轮价格战的红海血拼后 , 这类模式红利出尽 。
于是 , 网易启动了网易考拉工厂 , 淘宝心选也开始转型 , 回归了平台模式 , 与制造企业开始了OBM(允许制造商经营自己的品牌)合作 。 渗透得更深的是拼多多和阿里巴巴淘宝旗下的天天特卖(由天天特价升级而来) , 它们力图通过条码、RFID、摄像头等设备对工厂进行轻量化的物联网式改造 , 将工厂的产能数据与网店打通 , 实现极致的按需定产 。
当然 , 这种改造在制造企业的眼里似乎很幼稚 , 初期的拼多多还用了手机摄像头对着生产线这样的粗暴形式 。 但流量巨头们的目标很清晰 , 它们瞄准的是那些找不到销路的中小企业 , 赋能它们相对简单 , 逻辑是“你有流量我就听你的” 。
另外 , 也别低估了互联网企业的学习速度 , 从小企业开始 , 迭代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向更大规模的企业渗透 , 甚至它们还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获得相对成熟的工业4.0解决方案 , 它们是有机会的 。
我们原来认为互联网企业吃不透产业 , 在这个赛道里应该不占优势 , 但我们的研究却在某些方面呈现了相反的结论 。 流量在手 , 摧枯拉朽 , 流量巨头们似乎离C2M更近一些 。
四、To B的平台化之殇
如果走不通to C生意 , 制造企业可能希望退回来深耕产业端 , 为行业赋能 。
事实上 , 之前意图直连C端的它们就曾经设想 , 可以依托对C端的影响来反向整合产业链 , 用这种在线的智能制造系统改造出若干的智能工厂 , 并在线上实现连接 , 形成柔性的分布式生产力网络 。 甚至 , 这张网络还可以整合设计、金融、原料等参与者 , 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各类诉求 , 打造一个“大生态” 。
其实 , 这就形成了一个深度的S2b2C模式 , 即用自己的工业4.0方案赋能小工厂 。
但尴尬的是 , 就算大型制造巨头把自己的工业4.0方案做得异常出色 , 外部的企业可能也不需要它们的赋能 。
我们看到的是 , 这些外部企业无论大小 , 更多还是会将原有的制造业巨头视为对手而非赋能者 。 这些企业的内心台词是:你说太长远的事情我听不懂 , 我就看你能不能帮我解决销路(流量)问题 。 这可能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 但我们看到的现状就是这样 。
当前 , 在国内已经有海尔的COSMO Plat、美的的M.IoT、沈阳机床的SESOL、徐工机械的Xrea、三一集团的RootCloud等工业4.0平台 , 但无论是哪个平台 , 都不敢说自己已经对行业形成了深度影响 。 所以 , 巨头企业几经努力改造完成后的工业4.0解决方案 , 也可能只是自己一家企业的玩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