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如何崛起的?
文/王凯迪“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 , 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当年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长沙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长沙》 。 当年的长沙 , 已经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引擎所在 。 作为湖南的核心 , 长沙的崛起无疑是南中国大地上不同以往的新鲜故事 。 今日“长株潭”城市圈的快速发展 , 更是为湖南的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
图/今日长沙01 万里长沙长沙之名得自秦国 , 因当地有万里沙祠 , 故曰长沙 。 今天的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 位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 , 秦汉时代很可能是湖南境内大小河流的纵横之地 , 泥沙聚集之所 , 故曰万里沙 。湖南省三面皆是山地丘陵 , 北面则是洞庭湖所在的平原地带 。 长沙位于自南向北的湘水两岸地带 , 南北控制湘水中下游 , 东西扼罗霄山与湘西山地(资、沅、澧三江流域) , 可以说是湖南地区的天然中心所在 。 然而 , 不同于北方山河表里的山西 , 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湖北中部的江汉平原敞开了怀抱 。 因此 , 在荆楚文化鼎盛的早期阶段 , 长江以南的湖南地区多是以配角的形势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
图/湖南省地形02 长沙起步从秦汉直至南朝 , 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地区大多统属于北方的荆襄地区 , 长沙郡(潭州)与其他湖南地区的州郡等级相同 , 都直接隶属于荆州所在的政治权力体系中 。 历次南北大战中 , 长江以北的荆州与襄阳才是各方势力胶着的战场 。随着魏晋时期洞庭湖的逐渐成形扩大 , 长沙所在的湖南地区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的地理环境 , 但是在政治经济方面上 , 依旧对北方江汉平原有着较强的依附性 。 因此 , 尽管宋朝时期湖南成为相对独立的荆湖南路 , 但进入元明时期后 , 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地区依旧属于大湖广行省范畴之中 。
图/长沙稻田艺术然而 , 随着元明时期江南经济的高速发展 , 尤其是明朝中后期两湖地区稻米种植规模的大幅度提升(湖广熟、天下足) , 长沙成为了著名的“江南四大米市” 。 长沙为核心的湘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位置迅速提升 , 逐渐拥有了自立门户的资本 。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分治 , 分湖广右布政使驻长沙;同年 , 移偏沅巡抚驻长沙 。 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 , 次年 , 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 。 湖南正式成为中国本部18行省之一 。03 近代的迸发近代以来 , 由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 并在长江流域开埠 , 长沙的海陆联通效应提升 。 19世纪末 , 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纷纷涌入 , 旧时代的传统水运逐渐没落 。 由于新的交通工具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能力增强 , 裁弯取直的指向性更加明显 。从京师南下广州过程中 , 武昌与长沙的枢纽地位就愈加凸显出来 。 随着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正式连通 , 再加上长江东西水运的日益繁荣 , 长沙作为中南地区仅次于武汉的重要地位更加稳固 。不同于武汉的是 , 长沙更更兼顾了向东串联赣闽 , 向西贯通大西南的重要功能 , 尤其是毗邻两广的地理优势 , 让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可以更快地接收不同区域的发展脉搏 , 实现跨地域的经济文化联动 。 长沙的崛起 , 既来源于地理区位的本色建构 , 更是历史机遇的无限加持 。
图/粤汉铁路长株段通车(1911)来源;生猛历史
推荐阅读
- “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的标准如何判定。
- 清朝是如何统一台湾的
- 世界牛奶日:我国乳制品应如何优化?
- 字节跳动的崛起史,就是百度的中衰史
- 星辰在线|“六一”午后 乘着音乐的翅膀,在长沙世界之窗开启一场童趣之旅
- “种族歧视病毒“的锅如何甩?
- 后疫情时代,如何找到发展之道?
- 如何看待此次美国抗暴运动,请爬出你的思维陷阱
- 如何补齐中国的短板?
- 武则天的父母在唐高宗时期的真实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