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深夜走进一家罗森 , 买了关东煮 , 自然会想到在冷冻柜里拿一瓶元气森林气泡水 , 也许还会想到第二天的早餐 , 宾格瑞香蕉牛奶、优格软糖和网红蛋糕就静静地在货架上等着你 。作为一名经常到上海出差的商务人士 , 小程觉得 , 这种场景如果放在上海静安区的某个深夜 , 好像很容易发生 , 但在北京 , 似乎就不那么现实了 。文|齐拉采访|齐拉 徐晴 常多娇编辑|糖槭320个生活瞬间不复存在如网上流传的北京全时关店传闻所说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近步行街里的一家全时便利店全场商品六折促销 。 首经贸还未开学 , 周围的白领也未全面复工 , 步行街的入口黑着灯 , 扶梯也停运了 , 往常还算热闹的餐厅、冷饮、美甲店只开了一半 , 鲜有人光顾 。 也就是说 , 六折恐怕也不能为这家便利店带来往常的人流量 。 不远处的另一家便利店「好邻居」 , 年后再也没有开过门 。这家全时里唯一的店员说她没有接到任何闭店通知 , 但那些便利店的标志性产品——热腾腾的便当、炸鸡和关东煮已经不卖了 , 只剩几个包子孤零零地待在柜子里 。丰台区西国贸大厦的科技孵化广场内 , 另外一家全时从上周就停止进货了 , 货架只摆满了一排 , 店员小李说 , 「没看新闻么 , 最晚20号也关店了 。 」位于新华西街、通州万达一层底商的全时也已经关门了 , 给出的理由是「室内装修 , 暂停营业」 。 透过黑色的塑料布向里望去 , 没有装修的迹象 , 货架上还摆着商品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北京一家打折促销的全时门口排满了来采购的人们图源视觉中国近半个月里 , 天津的全时便利店正在大规模关店 。 据新京报的报道 , 北京的全时5月9号接到停止供货的通知 。 5月11日 , 北京全时便利店的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停业通知 , 宣布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结束经营 , 随后这一消息被删除 。 全时的相关负责人对媒体回应 , 不是资金链断裂 , 是在疫情的严重下进行的战略调整 , 便利店这块业务会先收缩 。但并非所有便利店都面临危机 。 上海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1-3月上海便利店室内营业额累计同比下降12.63% 。 便利店确实受到疫情影响 , 但零售业内人士都认为一旦正常开业 , 便利店这种快消品为主的行业会很快恢复 , 不太至于崩盘 。 其他城市目前也没有便利店大规模闭店的消息 。 AI财经社采访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认为 , 「便利店行业整体表现还比较平稳 , 也正在稳步的回升 。 」全时的关店也让一个不算陌生的话题又被提起:为何便利店在北京难以生存?根据DT财经2017年2月份的统计 , 北京的地理面积是上海市的两倍之多 , 便利店数量却是上海的1/2左右 。 2018年9月份的又一次统计显示 , 深圳和广州的千人拥有便利店数量分别是2.86和2.57 , 而北京只有0.91 , 深圳每平方公里拥有17.92家便利店 , 而北京只有1.21家 。 北京 , 便利店的荒漠 。诚然 , 全时不是那种都市白领最爱去的便利店 , 它无法提供小红书女孩们最爱的罗森网红蛋糕和宾格瑞香蕉牛奶 。 但在通州工作的小张表示 , 万达一层的那家全时是他方圆一公里以内唯一一家便利店 , 大超市永辉倒是更近 , 但为了买瓶水要排十分钟的队结账 。 去年秋天 , 全时店员在门口售卖来自小张老家山东的水蜜桃 , 28块钱一大包 , 买的人不少 , 他也来了一袋 , 味道很不错 。 现在 , 全北京即将有320家全时面临歇业 。 这也意味着至少320个这样的生活瞬间将不复存在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2019年 , 北京就陆续有全时便利店开始以「内部调整」的理由暂停营业了图源视觉中国有人更难 , 有人更容易便利店的从业者们早已发现 , 他们的最大收入来自于鲜食(或叫快餐、速食) 。 一家京东便利店的店主周召在知乎上给出的答案则更直白 , 「吃的 , 喝的」 。 他仔细分析了京东头部便利店的营业额 , 发现鲜食和饮料只占了商品总量的4% , 却贡献了64%的营业额 。 他认为全家和711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 , 鲜食卖得好 , 便利店就能挣钱 , 而且鲜食还能带动其他货品的消费 。 深夜走进一家罗森 , 买了关东煮 , 自然会想到在冷冻柜里拿一瓶元气森林气泡水 , 也许还会想到第二天的早餐 , 宾格瑞香蕉牛奶、优格软糖和网红蛋糕就静静地在货架上等着你 。作为一名经常到上海出差的商务人士 , 小程觉得 , 这种场景如果放在上海静安区的某个深夜 , 好像很容易发生 , 但在北京 , 似乎就不那么现实了 。 还是来自DT财经的数据 , 品牌连锁店在北京所有便利店中的占比是11.8% , 而在上海这个数字是24.7% , 上海的全家、711和罗森全是日本的连锁企业 , 占比超过30%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经营的限制 。 在其他地区 , 便利店只需要向食品药监局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即可 , 但在曾经的北京 , 一家便利店却要同时拥有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才能售卖鲜食 , 这就卡掉了一大批便利店 。 曾有一家罗森在进驻北京时在旁边又开设了一家餐馆 , 才算拿到了餐饮许可证 。2014年初 , 政策看似放宽了 , 北京市食药监局发布《北京市食品现场制售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 要求便利店的现制快餐业务需要在营业内容里加上现场制售项目 , 但曾有店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这个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 , 他前后花了半年才审批下来 , 而有的区县几乎不批此类申请 。2015年 , 《冷链食品生产审查实施细则(2015版)》(征求意见稿)要求有冷链生产食品的商户必须要配备总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厂 。 而一些中小规模便利店没有专属工厂 , 在其他工厂进行贴牌加工 , 这些工厂的使用面积一般在2000平方米左右 。 如果无法获得审批 , 这同样会影响一些便利店的产品种类 。这或多或少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北京便利店的鲜食种类不够丰富 。 而没有鲜食 , 就很难盈利 , 最终只能倒闭 。 2018年12月 , 北京市对便利店开放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 , 与此同时出现的又是重重限制:只有"大型商圈或大型购物商场经营的连锁便利店、且(药品)经营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才可以申请经营 。 符合此类条件的便利店并不多 。对比之下 , 2019年8月 , 上海浦东新区举行了「一业一证」改革发布会 , 如果想要在浦东开一家便利店 , 过去要办5张证 , 交42份材料 , 如今只需要1张证12份材料 。 原来办齐所有手续大概需要38个工作日 , 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