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吴与弼拒聘考

吴与弼身为明代大儒 , 一生不应科举 , 讲学家乡 , 屡荐不出 。这一选择 , 除时局混乱、吴欲明哲保身之外 , 更与其“整理心下 , 使教莹净”“力除闲气 , 固守清贫”的思想有密不可分之关系 。考察其多次“拒聘”行为 , 亦有助于加深对吴与弼理学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
吴与弼 , 号康斋 , 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吴与弼是明代理学开山 , 创立了崇仁学派 , 从其学者数百人 , 其中不乏如胡居仁、陈献章、娄谅、胡九韶等后世大儒 。陈献章承其“静观涵养” , 开白沙学派之宗;胡居仁、娄谅等承其“笃志力行” , 遂启余干之学 。吴氏实乃明代学术中一关键人物 , 有发凡起例之功 , “微康斋 , 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吴与弼品德高洁 , 襟怀坦白 , 学识渊博 , 深受后人仰慕 , 他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 就是被召入京城 , 却三度坚辞皇帝授官一事 。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吴与弼拒聘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 吴与弼拒聘事梳理
吴与弼天资聪颖 , 六岁入学 , 十九岁时赴金陵求学 , 偶然读到朱熹所著《伊洛渊源图》 , 即“慨然响慕 , 遂罢举子业 , 尽读《四子》、《五经》、洛闽诸录 , 不下楼者数年 。”二十一岁开始讲学 , 从学弟子甚众 。此后 , 吴与弼一生讲学家乡 , 不应科举 , 屡荐不出 。
正统十一年(1446) , 山西佥事何自学荐其入朝 , 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 , 吴与弼都谢绝不出 。景泰七年(1456) , 御史陈述荐举他入阁讲学 , 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 , 他又辞谢不出 。
天顺元年(1457) , 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 , 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 。第二年五月 , 授吴与弼左春坊左谕德 , 他上疏请辞 。英宗召对文华殿 , 希望他能辅佐太子 , 他以“少贱多病 , 杜迹山林 , 本无高行 , 徒以声闻过情 , 误尘荐牍”力辞 , 后又多次上疏请辞 。先生三辞不得命 , 称病笃不起 。上谕文达曰:“与弼不受官者何故 。必欲归 , 需秋凉而遣之 , 禄之终身 , 顾不可乎?”文达传谕 , 先生辞益坚 。上曰:“果尔 , 亦难留 。”乃允之 。先生因上十事 , 上复召对 。赐玺书银币 , 遣行人王惟善送归 , 命有司月廪之 。盖先生知石亨必败 , 故洁然高蹈 。其南还也 , 人问其故 , 第曰:“欲保性命而已 。”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吴与弼拒聘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辞官归里后 , 明英宗派人护送回乡 , 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 , 以示关怀 。成化五年(1469) , 吴与弼病故于家 。其辞官原因 , 绝非仅因黄宗羲猜测的“知石亨必败” , 也并非吴与弼自己所言“欲保性命而已”之类推脱之辞 。考其此前也曾多次拒聘 , 可知这并非一时匆忙之抉择 , 而是吴与弼一贯的行事风范 。吴与弼所乐处的 , 正如其诗中所言 , 乃是“澹如秋水贫中味 , 和似春风静后功”这样清贫而和乐的生活状态 。从其弱冠时罢举子业时起 , 就已为其人生奠定了“不乐庙堂”的基调 。
吴与弼曾晚年曾自我反省 , 认为自己平生所为不堪回首 , 使学不向前 , 身心荒怠 。“今日所当为者 , 夙兴盥栉 , 家庙礼毕 , 正襟端坐 , 读圣贤书 , 收敛此心 , 不为外物所汨 , 夜倦而寝 , 此外非所当计 。”张俊相认为 , 吴与弼所追求的“乐” , 是由于道德情感润泽身心 , 油然而生的轻松、愉悦和舒泰之感 。它不为贫贱富贵所左右 。富贵未必真乐 , 贫贱未必不乐 , 是为“ 孔颜乐处 ” 。这种纯粹的“乐” , 也是吴与弼理想境界与终身追求 。
理解了吴与弼的精神追求 , 就不难对其屡次拒聘做出合理的解释 。吴与弼欲为者 , 无非二者:一为“整理心下 , 使教莹净” , 一为“力除闲气 , 固守清贫” , 这两种思想 , 在其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而拒聘这一行为 , 正是吴与弼长期坚持的理学思想的外在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