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翎墨安琉璃年华封建王权中的正统观念,封建帝王对"君权神授"思想的传达( 二 )



伊翎墨安琉璃年华封建王权中的正统观念,封建帝王对"君权神授"思想的传达
本文插图

兴复汉朝的光武帝
刘秀为了得到正统的认可 , 他借用谶纬之学 , 其中"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 。 ?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 。, 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 。 "就对光武帝借助谶纬之学来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进行了大概的记录 。 借助"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也就是周武王渡江时 , 白鱼跳入船中 , 鱼身上有表示周武王将取代纣王的字样 。 刘秀借助这个典故 , 同时又以"符瑞之应"表示自己要成为君王并非自己所愿而是上天的旨意 。 在鬼神之说流行的古代 , 这种谶纬之学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百姓的认可 。 二、公孙述势力确立正统地位的方式
相较于光武帝刘秀来说 , 公孙述的知名程度远不及光武帝刘秀 , 一方面是成王败寇的原因 , 而另一方面便是公孙述在对正统地位争夺上失败所导致的 。
(1)公孙述介绍
公孙述又叫字公孙子阳 , 扶风茂陵人, 王莽势力倒台后的一大割据势力 。 公孙述虽然没有刘秀那样皇族后裔的身份 , 但是祖上世代为又因为父亲蒙荫所以入朝为官 , 成为清水县长 。 公孙述也算的上一大豪杰 , 西汉末年 , 社会动荡 , 盗贼崛起的年代下 , 公孙述熟练吏事 , 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将清水县治理得奸盗绝迹 , 他也有此声名大噪 。 王莽篡汉之后 , 公孙述因为贤能被受命为蜀郡太守 。 王莽末年 , 天下纷扰 , 群雄竞起 , 公孙述借此机会起兵自立 。

伊翎墨安琉璃年华封建王权中的正统观念,封建帝王对"君权神授"思想的传达
本文插图

公孙述雕塑
公元二十五年 , 公孙述迫不及待于蜀地称帝 。 国号为大成 , 或许许多了解历史的人都不知道有过这样一个朝代的存在 。 公孙述借着蜀地的天险 , 意图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 。 期间多次击退了汉庭的讨伐 , 不过在公元35时 , 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 , 这位军事奇才很快就攻破成都 , 将公孙氏悉数诛杀 。 存在了十二年的大成王朝便被汉庭抹除在了中原版图上 。
(2)公孙述的谶纬之学
公孙述称帝同样想要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 在谶纬之学流行的趋势下 , 公孙述同样选择了这样的方法 。 从五行相克的角度来解读 , 汉朝认为秦朝属于水德 , 黑水 , 这也是大秦以黑为尊的原因 。 汉朝则属于赤 , 火德 。 水火相声 , 或者说火生于水 , 这就间接表明了代表火的汉朝取代代表水的秦朝是自然之理 。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公孙述在表达自己受命于天 , 顺理成章的正统地位上沿用了西汉初期的这种方法 。

伊翎墨安琉璃年华封建王权中的正统观念,封建帝王对"君权神授"思想的传达
本文插图

白帝城遗址
在公孙述的观点中"卯金"代表的是刘氏 , 按照五行的思想汉朝属于火德 , 属于赤火 , 王莽之所以能取代汉朝是因为王莽属于土德 , 是黄土 。 土本就能克火因此王莽篡汉自立 。 而公孙述掌管蜀地沃野千里 , 自己身处的益州为西方 , 西方属于金德、金生于火 , 因此自己取代王莽天经地义 。 这样的宣传在公孙述看来还不够 , 因此它又进入了一些神话色彩 , 其中表现在将成都改叫白帝城 , 而他日后将见建国便以白帝城定都 。 三、刘秀与公孙述的比较
刘秀与公孙述势力都是东汉初期的两大利益集团 , 两家关于天下的争夺除了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外 , 关于正统的地位争夺同样闹得水深火热 , 两大集团各执一词 。 在这场关于正统的辩论中最终还是以公孙述的失败作为结束 。 难得一见的是刘秀与公孙述是历史上较为出名的在顺应天命上交手最为多的两国 , 其中政治较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谶纬之学在正统地位上的争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