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说事“胡服骑射”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改革,更是赵国版本的“商鞅变法”



老易说事“胡服骑射”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改革,更是赵国版本的“商鞅变法”
本文插图

“胡服骑射”在历史大名鼎鼎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一个很出名的词语 , 叫“胡服骑射” , 大家一听到这个词语 , 都会很自然地想起战国时期 , 赵国通过这一军事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的故事 。 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 历史不是孤立的 , 如果孤立地、片面地去看一个历史事件是很难得到事情背后的真实逻辑的 。
比如 , 后来的秦国强大有军功制的影响 , 但是军功制却解决了不了秦国强大的本质需求;又比如后世的唐朝实行府兵制而强盛一时 , 但府兵制却不是盛唐存在的真实根基 。 所以 , “胡服骑射”虽然让赵国迅速强大起来了 , 但是 , “胡服骑射”却只是赵国走向自强的一个方向或者说是一个幌子 。
那么这段历史的真实逻辑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赵国要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呢?为什么“胡服骑射”能给赵国带去成功呢?“胡服骑射”究竟改变了赵国什么?赵武灵王登基前的赵国

老易说事“胡服骑射”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改革,更是赵国版本的“商鞅变法”
本文插图

赵肃侯时期的地图
众所周知 , 战国历史的一条大主线其实就是秦国如何一步步把六国往死里逼 。 在这条大主线上 , 率先受到伤害的是魏国和韩国 。 这是因为魏国和韩国平分了豫西通道 , 成了秦国东出的第一道障碍 。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 地理位置注定成为秦国率先打击的对象 。
晋国当年作为春秋霸主 , 也算是一时风头无两 , 但“三家分晋”以来 , 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 一年不如一年 。 韩、魏、赵分了晋国的土地 , 却没有承担起防御秦国东出的担子 , 魏国好歹还有过“魏武卒”的短暂风光 , 但韩国却是一直在沉沦 。 战国中后期时 , 这两个国家基本上从政治格局的第一梯队中掉队了 , 韩国甚至成了秦国这只老虎手下的“伥” , 变成了伪军 。
好在赵国还比较争气 , 赵国在“三家分晋”之后 , 简直就是中原地区的门面 , 是反抗强秦的旗帜!是他们将秦国一统天下阻止了一百多年 。 赵肃侯在位的时候就在苏秦的穿针引线下 , 赵国就成了“合纵”战略的领头羊 , 生抗了秦国强盛的兵锋和其“连横”战略的破坏力 。
公元前326年 , 在位24年的赵肃侯传位儿子赵雍后 , 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 赵肃侯的去世对当时的战国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老易说事“胡服骑射”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改革,更是赵国版本的“商鞅变法”
本文插图

赵肃侯身死 , 苏秦的“合纵”战略也陷入危机了
当时的赵国可以说是四面危机 , 东边是战国时代中齐国历任中最贤明的齐威王;南面是国力由盛转衰但在位五十年一直不消停的魏惠王;北面是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不断骚扰和虎视眈眈的燕国;西边则是露出獠牙的秦国;国境内部还有个恶心的“钉子户”中山国 。 这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 而且还有“中心开花”的隐患 。 但是在位24年的赵肃侯顶住了已经经过“变法”蜕变后的秦国的压力 , 使得秦国只能不停地吞噬韩、魏的势力 , 而无力进一步东出 。
任它惊涛拍岸 , 我自岿然不动 , 赵肃侯和他的赵国俨然已经成了抗秦的旗帜和屏障 。 但是 , 就如后世的嬴政在 , 秦朝就是强大和统一的象征 , 嬴政死 , 则秦国乱一样 。 赵肃侯一倒下 , 魏、楚、秦、燕、齐这些诸侯国便坐不住了 , 每个国家都派了万人规模的精锐部队去参加他的葬礼 , 其实便是想浑水摸鱼 。
其实这也是政治权力演变的一种逻辑 。 恩怨只会潜伏 , 不会消失 。 赵肃侯在位二十多年也从来不是一个省事的人 , 与魏和齐就一直不对付 , 所以也不能怪人家过来找茬子 。 这次五家派兵奔丧 , 也是多年的老冤家魏惠王挑的头 。 赵肃侯六年 , 攻齐国 , 夺高唐 。 七年 , 攻魏国 。 十年 , 联合齐国攻魏国 。 十一年 , 再攻魏国 。 十七年 , 还攻魏国 。 十八年 , 齐魏联军攻赵国 , 赵肃侯掘黄河大堤水淹联军 。 二十二年 , 战秦国 , 秦杀赵将赵疵 , 占领赵国蔺地与离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