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说事三国的历史是东汉历史的延伸和改革,是“破”与“立”的终极对决



老易说事三国的历史是东汉历史的延伸和改革,是“破”与“立”的终极对决
本文插图

三国的形成是有脉络的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经感叹道:“国恒以弱灭 , 而汉独以强亡 。 ”这个看似颠覆常识的逻辑 , 正需要我们对东汉的灭亡加以注脚去分析和理解 。 从这句话中 , 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 , 东汉的灭亡并不是东汉的国力已经凋零 , 而是其内部组织结构已经混乱不堪、难以运转了 。 这就好比一个人 , 身在壮年 , 却暴病而亡;也好比一个公司 , 还在盈利 , 却突然破产 。 其中缘由 , 引人深思 。
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 我不能了解前因 , 就注定不能得到后果 。 对于三国时代那扑簌迷离的局面 , 如果不能从东汉灭亡的根源上去寻找突破口 , 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 为何三国为被司马家一统天下呢?为何司马家的晋朝又会出现历史上最著名的门阀政治呢?这些其实都是历史发展的的一种趋势和形式 , 东汉灭亡的内在原因中其实就隐含着后三国时代历史发展的脉络 。
那么 , 东汉的灭亡究竟是因为一种什么样的矛盾冲突或政治逻辑呢?戚宦之争、废长立幼、军阀割据等 , 这些都是一目了然的直接原因 , 但是这些爆发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唯有抓住事物的根源 , 才能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地把问题彻底搞清楚 。 本文旨在梳理东汉的死亡逻辑 。 王莽篡汉动了“刘姓”权威

老易说事三国的历史是东汉历史的延伸和改革,是“破”与“立”的终极对决
本文插图

王莽对东汉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在封建社会 , 我们永远不能忽略一个背景 , 那就是“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深蒂固 。 这是皇权巩固统治的基础逻辑 , “天命所归”比任何说教和捆绑都管用 。 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 , 文化发展并不兴旺 , 人们习惯把未知的、高端的问题交给上天去主宰 。 所以 , “天命”历来是争夺皇权的最佳突破口 。
西汉王朝末年 ,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刘氏天命已去”、“一姓不能再受命” , 所以王莽身为外戚 , 依靠自己数十年的实力积累和名声包装 , 才能轻而易举地篡汉自立 。
但是 ,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取代坏人的人一定就是好人”的逻辑 。 所以 , 取代“刘姓”汉朝的王莽也并不是什么老百姓心中的明君 , 登基后 , 各种激进的改革措施 , 不光得罪了豪强也把小民再次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 。

老易说事三国的历史是东汉历史的延伸和改革,是“破”与“立”的终极对决
本文插图

刘秀重建东汉政治秩序
天下再次大乱 , 有了对比更有了伤害的人们 , 终于又开始“人心思刘”了 , 各地刘氏宗亲纷纷打着“光复汉朝”的旗号起兵 。 最后是那个号称“位面之子”的刘秀只花了三年时间就重新统一了汉朝 , 史称“东汉” 。 刘秀的这段历史也被称为“光武中兴” 。 名为中兴 , 实同开创 。
表面上看 , 刘姓江山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刘姓人手里 。 无非就是多了一个小插曲而已 , 但正是这个插曲 , 成了汉朝政权一道十分严重的裂缝 。 因为“皇帝必须姓刘”的信念已经在老百姓心中开始动摇 , 这种破坏力不明显 , 但是很恐怖 。 说明东汉政权的统治根基已经被松土过了 , 其上层建筑的倒塌的风险性无形中无限增加 。 宗室权力真空埋下了祸端

老易说事三国的历史是东汉历史的延伸和改革,是“破”与“立”的终极对决
本文插图

刘秀其是也很无奈
封建社会的皇权看起来至高无上 , 实际上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 。 民心的拥护、大臣的支持、宗室的守护 , 这些都是皇权的安全框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 而光武帝本支的舂陵刘氏 , 在战乱中损失惨重 , 光是在“小长安之战” , 就战死了几十口人 , 包括刘秀的二哥刘仲在内 , 他的大哥刘縯早被刘玄所杀 。 等到刘秀称帝后 , 已经是孑然一身 , 势单力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