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獐子岛喊冤:我们遭了灾没人同情 还要被踩上一脚( 二 )


一般来说 , 我们认为的监管 , 应该是他(证监会)有制度 , 我们是否执行得好——这应该是他监管的 。 他不能临时出个制度来评价我们过往业务的对和错 。
关于扇贝死亡
采访人员:扇贝死亡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吴:事件本身就是自然灾害 。
虾夷扇贝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 。 我们从事的海洋牧场 , 使用的底播增殖模式 , 是从日本舶来的技术 。 这个品种在我们中国的海生长 , 须要适应;舶来的技术须要我们中国渔民逐步掌握 。
养殖扇贝历来都是投放很多苗种 , 天养天择的 。 它的生长过程就是一个死亡淘汰过程 , 最后剩下一定的比例 。 我举个例子 , 好比一百个扇贝种苗里活二十个就是大丰收 , 活十个也能盈利 。 但是给外行的感觉是 , 一百个剩十个了 , 损失应该是巨大的 。 实际上不是 。 所以扇贝的死亡波动 , 我们从来也没有认为是一个异常的东西 。
我们2006年上市 , 那时候开始逐步扩大扇贝养殖规模 。 到2011年规模扩大到了300万亩 , 两千平方公里——有几个北京(城区)那么大 。 在这个过程中 , 公司从水面到海底 , 从浅海到深海 , 从内海到外海 , 逐步向复杂环境拓展(扇贝养殖) 。 我们用原来的技术做了一些探索 , 向外海、深海进行尝试 , 结果遇到非常复杂的自然环境 , 导致了扇贝大量的死亡 。
死亡规模我们自己也是吃惊的——80%、90%规模的死亡 , 损失达到数亿元 。 所以外界对我们这么大数额、这么大面积的死亡质疑 , 我认为是正常的 , 甚至科学家也在质疑 , 也在研究 。
扇贝养殖产业 ,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 在以往都遇到过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 80年代初中国养殖扇贝在山东长岛 , 一开始也是大丰收 , 甚至为了抢产业和市场的机会 , 形成了“海湾战争”(抢占海湾资源) , 抢海(的现象) , 扩大规模 。 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也是断崖式下跌 。 日本也出现过因受灾而大规模损失的情况 。
采访人员:扇贝播下去之后 , 有没有证据能证明它们确实死在下面 , 而不是“跑了”或者其他情况 。
吴:通常我们每年底播的时间是在第四季度 , 当时买的苗子都在笼子水面养 , 我们把它放到海底 。 换了一个复杂的环境的时候 , 不适应的(扇贝)就会迅速的死 。 所以一般过了这个冬 , (扇贝)死亡率在50% 。 完了经过春天 , 经过夏天 , 到了秋天之后剩下这50%还能死亡50% , 只能剩25% 。
考虑到其他因素导致的死亡 , 一般正常年份 , 好海区好年景能剩20% 。 按照回捕率80%算 , 就是16% 。 在这种情况下亩产大约在80公斤左右 。 所以我们通常就是100个苗最后收获80公斤 。
播完之后死了 , 在海底是有痕迹的 , 是有贝壳的 , 并且不同大小(说明不同时期死亡)的都有 。
采访人员:你提到监管层在之前的调查过程中咨询过相关专家 , 专家是给过意见的 。 这个意见你看了吗?
吴:我们在阅卷中看到 , (专家)关于扇贝死亡的一些原因的分析 , 包括一些年度内一些海域环境生态的一些情况 , (专家)都表述清楚了 。 另外还开过针对扇贝死亡事件的专家座谈会 , 包括海洋生态调查的材料 , 都是有理有据的 。
但是每一次大规模死亡 , 未必都能找到确切的最终原因 。 因为海洋确实很复杂 。 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 , 影响扇贝养殖的因素众多——像水文、盐度、pH值、光照、洋流、温度 , 都会有影响 。 很难确定是温度的问题 , 病害的问题 , 种质的问题还是底质的问题 。
采访人员:专家给出的意见有哪些?
吴:一个是气侯环境的问题 , 一个是环境容量的问题 。 气候环境问题上面讲了 。
环境容量问题是说 , 扇贝已经成为我们长海县地区 , 规模巨大的一个产业 。 也就是在我们公司发展成功 , 赚钱了之后 , 我们全县都在养它 。 这样一来在整个北黄海 , 大的生态系统中一个单物种突然增加了这么大的规模 , 会导致生态平衡出现问题 。 所以公司立即决定缩小规模 , 迅速减少这种规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