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獐子岛喊冤:我们遭了灾没人同情 还要被踩上一脚


华夏时报獐子岛喊冤:我们遭了灾没人同情 还要被踩上一脚
本文插图

“在生物学上 , 贝类就是产的多、死的多、剩的少 , 一百个扇贝种苗里活二十个就是大丰收 , 活十个也能盈利 。 但是给外行的感觉是 , 一百个剩十个了 , 损失应该是巨大的 。 实际上不是 。 ”
近年来 , 主营水产养殖的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 , SZ) , 因养殖的底播虾夷扇贝几次出现大规模死亡 , 备受舆论关注 。 经过媒体密集报道 , “扇贝跑了”“扇贝饿死了”等说法 , 已经深入人心;而獐子岛也几乎成了A股市场上“财务造假”“肆意妄为”的典型 。
2019年7月 , 中国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 称经过长时间调查 , 已查明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 , 包括2016年度、2017年度报告;公司披露的2017年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公司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等 。 据此 , 证监会拟对獐子岛和公司相关董监高人员进行处罚 , 其中公司董事长吴厚刚拟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
近日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对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访 。 后者对外界关注的证监会拟处罚、扇贝死亡情况和舆论对公司的影响等 , 一一作出解释和回应 。
正式采访前 , 吴厚刚的一句话让采访人员印象深刻:为什么别人遭了灾大家都同情 , 獐子岛遭了灾不但没人同情 , 大家还都来踩上一脚?
关于监管处罚
采访人员:对7月份证监会拟处罚的事先告知书 , 你们认不认可?
吴:我们认为没有事实依据 , 监管部门不应该以假设编制的证据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
这个预处罚的依据是捕捞船的航行轨迹 。 他们(证监会)委托了中科宇图(全称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委托水科院东海所(全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根据航行轨迹进行了推算 , 对我们渔船作业的区域面积进行了估计 , 然后和我们财务核算的面积进行了比较 。 因为推算出的面积和账面面积有差异 , 他们(证监会)就说我们造假 。
我认为这样的证据 , 仅凭一个笼统的脱离生产作业实际而做出的航迹图 , 也没经过现场检验 , 而测算航迹的点位不准也不完整 。 仅靠两份推演报告就判定我们财务造假 , 没有法律依据 。
采访人员:在一般人的概念里 , 航行轨迹是个死的东西 , 它不会发生变动 。 航行轨迹应该是一个客观标准 。
吴:航行轨迹确实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一个痕迹 。 但是它是否完整 , 是否来自具体作业 , 它的参数是否符合我们捕捞扇贝(的实际情况) , 他(证监会)是没有现场印证的 。
这个方法既不是国家的规范 , 又不是通用的方法 , 也没有国内国际的惯例 , 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
采访人员:听起来这两个单位都是专业单位 , 他们的方法应该是专业、可信的吧?
吴:(两家单位)可能是计算方面的专业单位 , 但是他们是否能拿出一个符合我们实际的模型和数据?他们没到现场 , 也没沟通 , 他们也不了解我们扇贝的作业情况 , 这种情况下他们算不准 。
采访人员:你认为应该怎么推算或者验证或者监管是合适的?
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 , 被质疑是正常的 ,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它的专业性 。 在上次自然灾害事件中 , 选择听取专家意见是最正确的选择 。 而几次的专家意见 , 证监会都没有采纳 。
我认为证监会至少应该到现场全程地了解我们的生产作业模式 , 这是第一个 。 第二个他(证监会)必须事先告知我们 , 航迹是用于生产管理 , 用于面积计算的 , 是在我们知道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作为依据 。
采访人员:事先告知你们了 , 这还能监管吗?
吴:证监会这次派出稽查总队30多个人 , 长达17个月的调查 , 没有发现我们有财务造假行为 , 可能受到某些舆论长期对獐子岛不实、甚至恶意诋毁报道的影响 , 才使用了航迹测算(其实是假定推测)的办法 。 这显然与实际不符 , 出现差异是必然的 。 这种人为因素制造出的与实际生产作业不一致、无法比对的证据 , 能作为非常严谨的财务数据造假的证据吗?更不应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 也经受不住法律的检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