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三 )


「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酒业贩运
酒业贩运一直是清代民国黑龙江一项较大产业 。嘉庆年间以前 , 黑龙江将军辖区没有烧锅 , 市面上的白酒是商人从盛京、吉林、伯都讷贩运 。到光绪时代 , 呼兰白酒不仅能供应省内 , 还能外运 。据徐宗亮《黑龙江述略》记载:“呼兰三城 , 粮产最富 , 而岁以酿酒耗散者 , 殆难数计 。税局专税酒筒 , 至一万余金 , 概可见矣 。闻酒坊日夜并作 , 随运各城 , 时有匮乏之虞 。盖边地苦寒非借酒不足御之 。”当时 , 呼兰白酒北运各城 , 南运吉林各城属 。入冬 , 草地结冰 , 坚滑易行 , 又无江渡间阻 , 以此谋生者 , 趁机运送 , “车马相接 , 日夜喧阗 。”
「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四、白酒售卖
齐齐哈尔城酒业商店出现较晚 , 往往与杂货相间 。据《黑龙江外记》记载 , “关以东 , 处处卖之 。南酒来自奉天 , 岁不过数坛 。烧酒来自伯都讷 , 岁不下数十万斤 。”至聚源永烧烤创设 , 以卜奎城内百货商铺销售为主 。伪满时期 , 齐齐哈尔从事烧酒贩卖业的有隆盛胡同4号的醉仙居 , 德盛胡同的同兴居 , 永定街43号的福兴合 , 永定街39号的东大涌 , 东盛一街5号的聚源永专卖店 , 正阳大街11号的清泉居 , 永安大街47号的福源酒店 , 龙江县富拉尔基镇的振兴泉 , 富拉尔基兴隆街的乃积仓 , 德盛胡同的复盛涌 , 等 。
1946年齐齐哈尔光复后 , 酒业生产按计划 , 政府专卖 , 由轻工局、糖酒公司、酒类专卖局执行 。直到改革开放 , 酒厂开始开拓市场 , 自产自销 。
「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医用烧酒
烧锅酒有医用价值 , 关键是度数高 。在齐齐哈尔 , 土著少数民族用酒治病 。比如 , “用七枚貂鼻 , 烧存性 , 以酒冲服 , 可止胃痛 。用靴内年久桦皮烧灰 , 酒服一钱 , 日一服 , 可治乳痈腐烂 。”但这些方子齐齐哈尔本地人并不知道 。用这种土法 , 老百姓却屡试不爽 , 可惜 , 药方不存 。聚源永烧锅高度酒有杀毒杀菌功效 。传说在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 在酒精不敷使用情况下 , 个别部队曾以烧酒当做杀毒酒精使用 。
烧锅酒可去腥 。呼兰地区产大鱼 , 开江后 , 鱼车夜以继日进入齐齐哈尔 , 用盐腌制 。“然腥味特重” , 吃的时候以酒调节 , 可去掉腥味 。
「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六、盛酒器皿
清代 , 烧锅常用盛酒器皿为木质酒海 , 商家往往用陶制酒瓮 。民间常用的盛酒器皿并非陶瓷或木器 , 而是动物的脏器 。据《龙城旧闻》记载 , 时人以猪尿脬制酒囊 , 携带方便 。民国以后 , 陶瓷、玻璃器皿渐多 。北大仓 , 大型储酒器皿沿用了木制酒海 。这种酒海 , 外部是木制的 , 里面涂动物血 , 不仅存储耐用 , 还有特殊的混合作用 。
「文化」大清朝以来齐齐哈尔的酒习俗和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七、酒型酒品
呼兰开设烧锅后 , 齐齐哈尔饮用酒几乎被其垄断 。但呼兰酒味薄 , 并不好喝 。伴随日俄酿酒业的植入 , 到1915年 , 齐齐哈尔不仅有烧锅、黄酒(绍兴酒)酿造 , 还有西洋酒和日本清酒的生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