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先生走了愿他安息

叶永烈先生走了 , 愿他安息 。 他仁爱理性、勤奋负责及信真务实的精神和品德 , 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 他身体力行让作品说话者 , 他的作品影响了改变着无数人 。 读者、现实和历史 , 必有公道、必有公断 。 愿他所热爱的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达 。 我们有信心步其后尘、发扬光大 。 黄衡二十年五月十六日叶永烈:人生很短 , 只能做好一件事
光明网2020-05-16关注5月15日
著名作家叶永烈今上海病逝
享年80岁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从11岁起发表文学作品
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2018年 , 叶永烈做客CCTV-1《开讲啦》
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今晚 , 让我们一同回顾叶永烈的“文学梦”
用心科普 , 传递文化力量
演讲者:叶永烈
演讲稿节选自CCTV-1《开讲啦》2018年9月8日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 , 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 , 有篇课文叫《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作者就是在下 。 科学并不难 , 观察身边也可以发现很多科学原理 。 譬如说 , 我一开头就写了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 , 叫谢皮罗 。 他每天洗完澡 , 浴缸塞子一拔 , 有一次他偶然注意到那漩涡是一个逆时针的方向 。 第二次他洗完澡又一拔 , 发现还是逆时针的 , 他就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不是偶然的现象 。 于是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 分析为什么会是逆时针的漩涡 。 因为他是在美国 , 在北半球 , 这个跟地球的自转有关 。 由此他就推论 , 在北半球的台风也是逆时针的 。 果然 , 他的推论是正确的 。 也就是说 , 他是从一个洗澡拔塞子那么一件小事情注意到漩涡的方向 , 延伸到台风的方向 。 2011年3月11日 , 日本发生大地震 , 海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漩涡 , 那个漩涡就是逆时针的 。 相反到了南半球 , 它就是顺时针的 。 生活当中很小的事情 , 只要你做有心人 , 去发现科学、发现原理 , 把一个问号拉直变成惊叹号 , 那你就是一个科学的发现者 。
那么 , 一个能够把文章放入语文课本的作家 , 按道理他小时候应该是学霸 , 应该是成绩不得了的 。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老古董 , 大家不妨看一看 。 我是1945年上小学 , 成绩单上面有两门成绩不及格 , 其中一门是读书不及格 , 读书就是现在的语文 , 40分 , 还有一门是作文不及格 , 40分 。 这个成绩报告单就说明了我从小不是个神童 , 那我怎么会成为一个作家呢?这件事情要从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说起 。 我是浙江温州人 , 我们当地有一个报纸叫《浙南日报》 , 也就现在的《温州日报》的前身 。 我每天回家就很喜欢看这张报纸 , 那个报社离我们家也很近 , 我走过报社门口的时候 , 看到有个木头的箱子 , 上头写着投稿箱 , 我那天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 , 就扔进了这个投稿箱 , 过了几天 , 我收到平生的第一封信 , 那个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 。 这封信告诉我:你的稿子写得很好 , 我们准备在下一期的副刊上发表 。 就这样过了大概十来天 , 有一天放学回家 , 我父亲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今天在报纸上登出你的诗了!”我去投稿 , 我父亲是不知道的 , 所以父亲看到我的小诗能够登在《浙南日报》上非常高兴 。 那首诗其实就是一块“豆腐干” , 70个字 。 我没想到这首小诗能发表 , 当时我拿到了9000块钱的稿费 , 当时是旧币 , 1万块钱相当于现在的1块钱 , 所以我的稿费实际上是9毛钱 。 不管怎么样 , 这对当时的我来说 , 鼓舞是很大的 。 我的一切都是从这块“豆腐干”开始的 , 这块“豆腐干”点燃了我的文学梦 。
其实在中学的时候 , 因为时间比较多 , 尤其暑假寒假可以大量地读书 。 我觉得那才是读书的黄金时光 , 所以我拼命地看书 , 家里四大书柜的书都差不多被我看光了 。 到高三的时候 , 面临选择考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的时候 , 当时我一心一意要当采访人员 。 我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有个新闻专业 , 我一心要考这个专业 。 可是一打听 , 那一年大概只招二十几名 , 我想一个省一名的数量都不到 , 我倒还有点儿自知之明 , 想着也许考不上 , 但是我又非读北京大学不可 , 正好我姐姐是学化学的 , 那我就决定去念化学 。 我父亲一听说我要念化学 , 他就非常高兴 , 他说新闻采访人员其实是很危险的职业 , 但你念化学 , 不管怎么样毕业了以后 , 可以做做雪花膏 , 可以做做肥皂 , 总归有一碗饭吃 。 就这样 , 我进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
尽管我走进了那个飘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气味的大楼 , 每天在化学实验室里忙碌 , 可是我身在曹营心在汉 。 因为化学系对门就是文史楼 , 中文系的大本营 。 我有时候还会偷偷到中文系听听课 , 还加入了中文系的红楼诗社 , 当时 , 我还写诗、写散文、写小说 , 到处去投稿 , 大概十篇里头有一篇登出来很不错了 。 到了化学系三年级的时候 , 我开始用文学的笔调写化学 , 也就是写科学小品 。 当时 , 北京市科协有一张小报 , 叫《科学小报》 , 我最初是给他们投稿 , 我发现写这种稿子 , 我百发百中 , 写一篇登一篇 , 写一篇登一篇 。 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中文系的学生懂科学的不多 , 化学系的能写文章的人不多 。 那我念的是理科 , 但是又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 所以我一写科学小品就都能够发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