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七里中晚唐的“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去河北贼易 , 去朝中朋党难 。 ”
本文插图
这是晚唐文宗发出的一句哀叹 , 宦官和藩镇问题已经持续压迫李唐近百年 , 而朝廷中枢的大臣们也跟着凑热闹 , 将偌大的朝廷折腾成了辩论赛现场 , 李唐的君王也成了兼职裁判 。
奇怪的起因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 考生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卷中 , “指斥时政之失 , 言甚硬直 , 无所回避” 。 宰相李吉甫认为这是将矛头对准自己 , 于是跑到宪宗那里哭诉 , 后者下令将全部主考官贬滴 , 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 , 双方从此结下梁子 。
客观来说 , 几个热血青年议论一下时弊并无大错 , 更何况他们参加的是“直言极谏”科考试 , 有一说一乃是该科本身的考试内容和制度本身所要求 。 唐宪宗也曾明说:“爱自近岁 … … 农者无以免艰食 , 学者无以通微言 。 立事之绩未纪于庶士 , 乏才之叹未辍于终食 。”并特别要求考生“勿狠勿并 , 以称联意” 。
本文插图
牛、李等人正是遵从了宪宗的旨意而答卷的 , 既符合考试内容要求又符合考试制度要求 。 李吉甫身为执政宰相 , 本来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容许这种指切 , 可是他却肆意发挥 , 使用“一哭二闹”的市井手段 , 将一场普通的考试酿造成一次科场大案 。
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李吉甫出身赵郡李氏 , 又是荫庇人仕 , 对于科举及庶族通过科举而人仕怀有一种本能的痛恨(加之心胸狭隘) , 因此对于对方的风吹草动异常敏感 。
李吉甫倒是没过几年就挂了 , 仇恨却延续到了儿子李德裕身上 , 尤其在稀里糊涂在外面待了几年的牛李二人看来更是如此 。
自此至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 849 年)结束 , 整整持续了 41 年 。
总体来看 , 这是一场科举进士和世家的战争 , 想来没人反对 。
凡事皆有始终 。
缘起:世家的衰落和科举的兴起
世家曾经把持的中国的政治方向近一千年了 , 他们脱胎于西汉的功臣和宗室集团 , 发展于魏晋 , 在南北朝达到巅峰 。 他们不管垄断了地方土地 , 也把持着朝廷的用人大权 , 曾经是皇权甚至改朝换代者也无可奈何的存在 。
本文插图
▲曾经风流淡定的世家人物
然而 , 科举的出现让他们感到了后背发凉 。
隋朝发明的科举在当时只能说是察举制的补充 , 隋炀帝本人也未见得多重视 。 进士在“累世公卿”们的压制下都不得已投靠世家寻求庇护 。
李世民的登基是个分水岭 , 李氏乃关陇集团的领袖 , 得天下也有赖众世家的帮衬 , 长子李建成与父亲思想政治上保持一致 , 且交游广泛 , 手下多世家子弟 。 这本应该是世家势力再次起势之机 , 历史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玄武门之变”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分叉口 。
李世民也是世家子弟 , 却在残酷的统一战争中成为了庶族的代表 , 可以说二者兼而有之 。 他登基之后重用了许多庶族人士 , 因而引起了世家势力的不满 , 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 , 一损皆损的利益共同体 。 自此武装反抗此起彼伏 , 另一方面“天下士子不乐仕进” , 这种不合作态度导致了双方的貌合神离 , 因此李世民不得已保留了恩荫制度 , 保持了世家在统治阶级中的地位 , 同时加强了对庶族的扶持和科举制度的发展推广 。
本文插图
虽然由于唐太宗的雄才大略 , 由于唐初统治者的雄心勃勃昂扬向上等因素的作用 , 二者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和激化 , 但随着历史的推移 , 两者之间的斗争也日趋尖锐激烈起来 。
推荐阅读
- 凉州七里|英国历史上唯一大规模农民起义,“瓦特泰勒起义”如何功败垂成?
- 酒泉公安七里镇交警 下雨天气如何安全行车
- ■青海省委网信办考察七里河区网络扶贫工作
- []非遗武威:石碑滚灯在武威凉州网络文化旅游节大放异彩
- 『』七里河区多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发展
- 小林读史晚唐走向覆灭,太子痛风在身,登基八个月驾崩
- 犯罪嫌疑人;七里河;公安局;部门;抓捕;兰州市;行动;青海省兰州警方跨省抓获一27年前命案逃犯
- 历史许狂的眼界:八王之乱提前布局,就封凉州蛮荒之地
- 每天读宋词晚唐最经典的诗作,借物喻人,看似写仙女,暗藏对朝政的不满
- 『』七里河区五星坪小学:校园“开心农场” 体验种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