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叙事的力量



华夏时报叙事的力量
本文插图

知名金融学家、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
余江
苹果落下 , 砸中牛顿 , 万有引力学说就此创立 , 人类发现天上的星辰运行与地上的河水流动竟遵循着同样的定律 。 作为近代科学标志的经典物理学大厦落成 , 启蒙运动迈向理性主义 , 欧洲工业革命接踵而来 , 数千年世界文明史将为之一变……
天不生牛顿 , 万古如长夜 。 一个苹果启迪万有引力的故事 , 早已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 , 成为全地球孩子们共同知晓的传说 , 尽管——这是个虚构的叙事 。
尽管牛顿本人的著述从未提及这个事件 , 尽管苹果传说的多个版本明显出自后人演绎 , 尽管从历史和逻辑进程看 ,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早期的三大定律结合天文学进步的自然成果 , 然而三百年来 , 人们始终更喜欢聆听和传诵那个意外事件 , 甚至到牛顿故居去朝圣那棵仿佛来自伊甸园的开启智慧的苹果树 。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 , 叙事有着激发想象、打动人心的神奇力量 。 故事是所有孩子的启蒙必修课 , 甚至整个人类文明也一样 。 每个民族的起源都湮没在久远的历史尘埃中 , 只有传说留存至今 , 中国的盘古女娲、希腊的宙斯盖娅、印度的湿婆神、圣经的创世纪……叙事中讲述的祖先、英雄、苦难、奋斗 , 不仅铭刻于个人记忆 , 塑造身份感和世界观 , 也构筑起家族、社群乃至国家的共同心智与情感 。
在知名金融学家、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看来 , 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同样为叙事所统治 。 这位曾成功预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学者 , 谈及1929年大萧条时最喜欢讲的一个故事是:纽约街头的鞋童在给客人擦鞋时主动谈起股票买卖 , 引起老肯尼迪(或洛克菲勒或其他某位大人物)警觉 , 马上决定抛售股票 , 由此躲过一劫 。 似曾相识吗?中国股市房市泡沫最高涨的岁月 , 街头巷尾是不是也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创富”神话 。 从公务员到小老板 , 从退休教师到保姆阿姨 , 当每个人都在叙说那些故事 , 信心和价格屡破新高时 , 市场的疯狂是不是正走向尽头 。
风险投资人在充满梦想的中国市场考察新项目新团队时 , 就尤其看重创业者“讲故事”的本领 。 一辆小黄单车 , 伴你骑遍世界;一部镶满螺丝钉的手机 , 凝聚工匠情怀;一杯其实不贵的咖啡 , 陪同几千万中国白领成长……类似的独角兽传说反复出现又消失 , 圈内人故作神秘 , 圈外人心向往之 。 投资风向的交替 , 商业周期的轮回 , 似乎总伴随着各种叙事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播 , 前期白手起家 , 风光无限 , 后期铤而走险 , 一声叹息 。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们屡屡追随叙事的潮流 , 抛弃基本面 , 陷入“非理性癫狂” 。 这引发了希勒反思:流行叙事到底是经济繁荣导致的结果 , 还是激发群体情绪、推动市场行情的原始动力?在新作《叙事经济学》中 , 他大胆提出 , 如病毒般传播的重大叙事是文化、时代精神和经济行为快速变化的主要载体 , 也是预测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 。

华夏时报叙事的力量
本文插图

叙事的力量在于传播 。 在全球陷入“大流行病”的当下 , 这是个有些苦涩的巧合 。 希勒发现 , 叙事的流行规律非常符合传染病模型的描述 。 听到故事好比感染病毒 , 讲述故事好比传播病毒 , 遗忘故事相当于战胜病毒(康复) 。 因此叙事的流行速度将取决于传染率与康复率、易感人数与康复人数的相对比值 , 呈现出典型的驼峰式流行病曲线 。
另外 , 叙事在口口相传中会发生变化 , 这类似于病毒变异 , 某些新的叙事版本可能具有更强传播力 。 原本稀松平常的轶事 , 在特定场合跟某个名人联系起来后 , 突然形成爆炸式传播 , 好比流行病中出现超级传播者 。 例如小罗斯福总统的名言“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 此前其实有多人用相同说法谈论美国经济萧条 , 但直到他的总统就职演讲发表后 , 才成为解释危机、恐慌与信心的历久不衰之经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