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痛批华为裁员千人,“鼠目寸光”的领导( 三 )


日前第二次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 , 任正非就表示 , 为了避免大规模裁员 , 在战略预备队预设了1万个编制、十亿美元预算 , 被“精简“的人员不是辞职走人 , 而是回到战略预备队进行调整 , 为改革做过渡——但任何过渡 , 都不能妨碍到改革本身 。
任正非在讲话的最后说:一年有104个周末 , 抽一些去学习 。 有人说我要休息 , 那你就把官位让给别人吧 , 有的是人愿意冲锋 。
我为了胜利 , 必须逼你们 , 你们不努力去补课 , 就换人 。 换下来的人不一定不好 , 但改革一定要成功 , 我们输不起 , 不会因迁就一些人毁了改革大局 。
华为 , 依然是那个华为 。
附录:《任总在平台协调会上关于代表处CFO定位的讲话》全文
我从公司战略上如何培养财经人员说起 。 我们招聘大量的优秀员工 , 加入项目财务(PFC)的工作 , 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 PFC在高潮时候曾达到1700人 , 其中有大量外国名校毕业的博士、硕士 , 我正高兴过几年我们就具有提升财务专家、干部的资源基础了 。 突然几年前一阵寒风吹 , 不知谁裁掉了1100人 , 让我生气不已 。 不知是谁干了这事 , 心声上也不检讨 , 这种领导鼠目寸光 。
PFC在公司有什么作用?这些高智商的财经人员 , 进入项目后 , 就开始懂业务 , 知道华为是干什么的、怎么干、怎么样才能干好 。 从核算开始 , 经过预算、计划、项目管理 , 垫好人生的第一块砖 。 有部分适合作财务的业务人员 , 在基层熟悉财务后 , 也可以混合进这种队列 。 当年我从非洲带回李华 , 就是做一个榜样 , 后来官升大了甩耙子、摞挑子 , 自暴自弃 , 被淘汰 , 不在此话 。 此人有才华 , 为何华大不请来做教员呢?我们要心胸宽广一些 , 容得下一切人 。
PFC做得好后 , 一、二年后可以做大项目CFO或小项目CEO , 真正弄懂弄明白基层的具体工作 , 怎么干、怎样干、怎么把它做好 。 将来升至机关 , 不至于是“空军司令” 。 项目CFO是跟着PD跑的 , 要容易一些;小CEO要难一些 , 对他们是挑战 , 从项目生成、如何组合资源、解决方案的先进性 , 如何适配现存网络、如何工程分包、如何验收…… , 报告怎么写 , 经过一次洗礼 , 你将终身难忘 。 以后即使当了“空军司令” , 也能接地气 。
公司为什么管理队伍这么庞大 , 会议这么多、会议又长 , 而且又议而不决 , 就是因为会议主持人没有实践经验、心中无数、能力太低 , 所以不能担责;发出去的文件又不合符实际 , 给一线增加负担 , 这些都是没有一线实践经验造成的 。 我们的PFC螺旋式上升 , 优秀的逐渐走上管理岗位 。 基层CFO将来可以接替机关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作 。
当这些优秀人员升入作战CFO , 他们的涉及面更广、更难 , 也最锻炼人 。 他们主要是作战CEO的助手 , 在共同的目标下 , 捆绑在了一起 , 对项目有更多的感受 。 在CEO受“伤”的关键时刻 , CFO就能立即替代指挥 , 作战CFO应该在全业务、全方位、全时段都是明白人 。 所有基层财经人员的成长 , 都是功夫在诗外 , 一定要借助这段时间真正地熟悉广谱的业务 , 成为“万金油” , 真正的“万金油” 。 年年轻轻就拥有了实战经验 , 终身享用不完 。
平台CFO没有经过PFC、作战CFO成功历程的人要补课 , 要利用休息时间下去 , 一门一门地补起来 , 你说你懂交付了 , 我们考你的采购、考你工程如何分包;你懂工程了 , 考你法务、公共关系、合规管理;中央集权的工作随时接受飞行检查 。 在你所协调的范围内 , 你都要成为“半坛子”专家 , 不然你如何协调得了呢?平台CFO虽然是“万金油” , 但没有真知灼见 , 如何指挥得了联勤保障 。 平台CFO要具有COO的能力 , 没有的赶快补 , 一年有104个周末 , 抽一些去学习 。 有人说我要休息 , 那你就把官位让给别人吧 , 有的是人愿意冲锋 。 HR也是一样 , 要成为内行 , 在业务上要成为半专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