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的真实和谎言( 二 )
美团佣金收入大幅增长 图 / 财报其中 , 活跃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的399万骑手是其最大成本项 。 从财报可以看出 , 2019年美团光是外卖骑手的成本达410亿 , 为各项开支之首 。 经统计 , 从2015年至今 , 美团合计支付骑手953亿元 , 几乎等于美团2019年整年的收入 。 疫情期间 , 美团外卖配送平台又新招聘7.5万骑手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团一直在上调自己的佣金费率 , 为了更高的收入 。 从最初的8% , 到2018年赴港上市前后 , 很多商家从15%的费率涨到20% , 2019年底前后 , 费率再次升高 , 商家不堪重负 。李弘给燃财经算了一笔账 , 美团平台给其的抽佣是23个点 , 平均每一单抽佣5-6块钱 , 平台收顾客的配送费3块 , 相当于每单平台的收入是8块 , 给到骑手的工资每单4块钱 , 平台自己只能留下一半 , 还要拿来分摊服务器、研发、营销等各种费用 。 扣完这些剩下的钱 , 才是美团能拿到的利润 。对于平台来讲 , 他们需要养活自己的市场人员、代理商包括公司整体的经营 , “如果每单真的只有2毛钱利润的话 , 可以更多从内部看下怎么优化资源 , 降本增效 , 只是一味提高商家佣金无疑是杀鸡取卵 。 ”李弘称 。
美团各业务模块的毛利率 制图 / 燃财经总体来看 , 外卖是整个美团的业务基本盘 , 但骑手成本太高 , 一味提高佣金的盈利模型并不健康 。同时 , 美团外卖的毛利率过去基本一直低于20% , 到店和酒旅的毛利率高达88% , 但对营收的贡献只有20%;新业务虽然增长迅猛 , 但毛利率比外卖还低 , 且大部分还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 , 美团主营的餐饮外卖、到店酒旅业务 , 率先遭受到疫情冲击 。 美团在2019年财报中提示 , 2020年一季度收入将负增长 , 并且再次出现经营亏损 。3、美团是否涉嫌垄断市场?美团外卖与餐饮商家的“积怨” , 除了抽佣 , 还在于平台“二选一”的操作 。李弘告诉燃财经 , 饿了么对他并没有这一要求 , 但是美团会要求他二选一 , 而且很多门店经历过类似情况 , 非常普遍 。美团背后的底气是自己的市场份额 。 “只要商家想做外卖 , 其实没得选择 , 如果抛弃美团外卖 , 外卖的业务几乎就是没得做 。 ”李弘说 。据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Q3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 , 2019年第三季度 , 美团外卖交易额占比达到65.8% , 远超对手饿了么 。前述餐饮行业投资人透露 , 饿了么在上海地区的市场份额是高于美团外卖的 , 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 , 美团外卖的份额均高于饿了么 。 李弘也称 , 市场份额之外 , 与饿了么相比 , 美团外卖的配送能力更优 , 相应的 , 饿了么的佣金也更低 。让商家更为担心的是 , 签了独家以后 , 如果外卖平台再提高佣金该怎么办?“通过测算 , 我们这个品牌合理的抽佣空间应该是在15%-20%之间 , 在这个区间 , 店铺可以实现盈利或者达到预期盈利的水平 。 超过20%的话 , 店铺就很难受了 。 ”李弘说 。 但在强势的平台面前 , 商家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 近几年平台佣金的持续上涨就是证明 。
图 / 视觉中国美国外卖平台从业者孙邻家告诉燃财经 , 如果商家想享受美团提供的优惠政策 , 签署一些独家条例无可厚非 , 这不是美团一家的问题 , 对所有平台和行业都适用 。但他强调 , 合同必须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 , 而不是使用强迫手段 。 双方需要遵守契约精神:平台可以对商家进行管理监督 , 因为提供了附加值 , 但管理手段不可太过极端;商家也应该遵守约定 , 选择了独家就应该守规矩 。美国的外卖平台也会对商家进行监督 , 商家可以自由选择 。 很多商家会因为平台太多 , 管理麻烦 , 而使用独家服务;也有商家希望订单更多 , 采用多平台服务 。广东餐饮协会对美团的交涉函中关于“垄断”提到了两点:美团外卖在广东餐饮外卖的市场份额高达60-90% , 已达到《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第二 , 美团涉嫌事实垄断定价 , 设定层出不穷的各类收费 , 不断增加商家的费用成本 。对此 ,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主任律师称 , 美团是否涉嫌垄断 , 需要结合其是否具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情形综合判定 。 但可以明确的是 , 电商平台“独家经营”的规定 , 是一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 也是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不合理限制 。美团的一些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关于禁止排除竞争的相关规定、以及4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反垄断执法的公告》要求 。他表示 , 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在疫情期间不断增长 , 如果美团市场份额增大并不断提高佣金 , 势必影响平台内经营者的投入和产出 , 服务质量将得不到保障 , 最后影响平台自身的吸引力 , 非良性走势 。4、该如何平衡外卖巨头的话语权?外卖平台上的参与方主要为商户、骑手和用户 。 早期为了扩大市场 , 外卖平台对三方同时补贴 。 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后 , 外卖平台不断提高佣金 , 在疫情之下 , 更加激化了和商家之间的矛盾 。 长久来看 , 怎样的关系才更利于平台和商户共同发展?国外的情况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与国内美团一家独大不同 , 目前美国外卖还没有达到寡头的市场格局 。相比之下 , 美国收费相对透明 , 基本不补贴用户 , 很少有商家服务费 , 基本没有平台入驻费 , 终端设备都采用押金模式 。 孙邻家告诉燃财经 , 美国的外卖玩家主要还在模式优化、市场培育、市场份额、服务效率等方面竞争 , 不同的平台也会采用独家合作模式 , 但是占比非常小 , 而且美国人口结构和国内不同 , 很难有哪个平台可以实现完全排他 , 基本是部分排他 。凯尔特创投亚洲合伙人陈洁对此有相同观点 , 他认为国外早就有已上市的外卖平台 , 欧洲的Just Eat、美国的Grubhub , 都是PC互联网时代就上市的外卖巨头 , 这些公司到现在还在跟移动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比如DoorDash、Postmates、Uber Eats等同台竞争 , 仗还没打完 , 因此美国不可能出现外卖平台一家独大的情况 。
推荐阅读
- 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被美国隐藏了70年
- 武则天的父母在唐高宗时期的真实地位如何?
- 认清“双重标准者”的真实嘴脸
- 送外卖的将成为中国城市高端人口的主要来源!
- 跑路是一种病1(记录一个赌徒真实的故事)
- Q1财报之后,美团继续看未来
- 没有房,北京人也是北漂|身边人的真实故事
- 30年前的日本就是你现在的真实生活
- 贾冀豫~这是最基本的国情容不得盲目乐观
- 阿里为何防不住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