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培江扒一扒「清华系」的 AI 安防大佬们( 二 )


个人牺牲点时间、努力倒是次要 , 有些双创直接把创业者家庭有限的经费消耗殆尽 , 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困境是不应该的 。
创业一定是少数精英才去做的事情 。
旷视三剑客:印奇、唐文斌、杨沐
袁培江扒一扒「清华系」的 AI 安防大佬们
本文插图
旷视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是“姚班”的本科同学 。
印奇于 2006 年进入清华姚期智实验班本科 , 从本科起便在 MSRA 任职(包括实习)共四年时间 , 与孙剑等人共同研究微软的人脸识别系统 , 并被广泛应用在 X-box 和 Bing 等微软产品中 。
随后印奇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 3D 相机方向博士学位 , 博士毕业后便回国正式创业 , 创立了旷视科技 , 并担任 CEO 。
唐文斌从初中开始便参加信息学编程比赛 , 先后多次获得 ACM , Code Jam 等各类编程比赛冠军 , 在高二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 随后进入“姚班” 。
唐文斌还曾担任国家信息学竞赛总教练 7 年之久 , 负责从高中选拔天才儿童参加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IOI) 。
清华研究生阶段 , 专注社交挖掘和图像检索 , 曾获 ECML best student paper runner-up 和 Google topcoder target 。
杨沐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 , 曾获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IOI)金牌 。
提到旷视安防 , 业内人应该都有所耳闻 。
目前整体估值超过40亿美元的旷视科技是国内第一批将AI技术应用落地到传统安防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 。
九年前 , AI还未成风口 , 创业公司也没几家 , VC圈尚不认可 , 那个年头 , 做AI已经要有难得的孤注一掷的情怀 , 不曾想入场后不久 , 旷视便瞄准了行业公认的硬骨头:安防市场 。
人们疑惑、不解甚至是嘲笑 , 毕竟彼时行业内更多的观点认为AI不过是新壶装老酒 , 老生常谈 , 落地应用乃至于商业化会有个漫长的过程 , 技术应用泡沫巨大 。
也有一些行业客户认为既然在十年前上了人脸识别的当 , 以后再也不会相信这一套玩意儿 。
旷视并未理会 , 在这一垂直领域扎下根去 。
当旷视用一个接一个的战果证明技术已经成熟了的时候 , 行业才真正地认识到:AI时代真的来了 。
经历 , 折射出一个嗷嗷待哺的创业公司从婴儿到长大最真实的样子 , 而当他呱呱坠地时 , 商业画卷也便渐渐展开 。
今天 , 旷视安防所研发的产品矩阵涉及人、车、物特征识别等多个领域;业务线涉及 云、边、端三大版块 。
可以说 , 在传统安防拥抱人工智能的当下 , 旷视正在用软硬一体的方式打造涵盖“算法、技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数据”在内的全价值链 。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
袁培江扒一扒「清华系」的 AI 安防大佬们
本文插图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杨帆 , 是位学术与工程能力兼具的全才 。
他硕士毕业后直接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 , 负责AI、AR等图形学相关技术的工程落地 , 一干便是八年 。
而后 , 其与汤晓鸥教授等人一道 , 创立了商汤科技 。
身为联合创始人 , 杨帆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商汤打造完整的工程技术体系 , 用顶尖的技术变成可靠的产品 , 并创造足够大的价值 。
提起商汤 , CV从业者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 作为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 , 它依靠大量专业人才 , 短短几年时间便推动众多原创AI技术在安防等行业落地开花 。
杨帆说 , AI安防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五大步: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反馈 。
AI尚未融入安防市场之前 , 这个行业的采集、传输、存储过程已经进化得足够优秀 , 包括各种高清摄像头的不断迭代 , 4G的全面普及 , 云计算、数据湖的全方位部署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