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武大深圳校区被终止,哪些城市引进大学将受影响?
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后 , 人才和科技实力对一座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 。 近年来 , 一些经济实力雄厚、高教实力相对较多的中心城市 , 纷纷通过引进名校 , 设立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 来补足高教发展短板 。 但现如今 , 这样的途径走不通了 。
深圳市教育局近日答复网友问询的“据说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取消了 , 是真的吗”问题时表示 , “按上级部门要求 , 我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 。 ”
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复中介绍称 , “为加快深圳高等教育发展 , ‘十二五’以来 , 我市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合作办学 , 其中包括洽谈引进武汉大学 。 2016年9月27日 , 市政府与武汉大学签署了《武汉大学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举办武汉大学·深圳备忘录》 。 ”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 , “但在2016年以后 , 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 ,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教发厅函〔2017〕12号) , 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 , 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 , 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 教育部还专门要求停止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 。 2018年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8〕215号)明确要求 , 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 , 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 。 按上级部门要求 , 我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 。 ”
本文插图
在教育专家看来 , 叫停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 是尊重教育客观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体现 。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 , 大学的根基在于本科 , 有些高校办好几个校区 , 尤其是异地办学成本非常大 , 质量很难保证 。
冯增俊说 , 大学有各自的分工 , 特点和定位各不相同 。 一些学校到异地办分校区 , 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 , 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 。
武汉某高校一位文科教授也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高校办学毕竟不同于办公司和企业 , 可以配方、流程、操作等保持一致性 。 在同一个城市有几个校区 , 老师还能兼顾过来 , 但是本科异地办学 , 尤其是跨省办学 , 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
他认为 ,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 , 一些高校异地办分校或校区 , 进行异地本科办学 , 发展路径有两种 , 一种是办不下去 , 缩回去;另一种则是办好了 , 独立出去 。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 , 上个世纪50年代 , 为配合新中国建设 , 全国高校布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 , 这也奠定了后面几十年我国高校的基本布局 。 尽管后来随着经济发展 , 高校布局有所微调 , 但总体变化不大 。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等直辖市、大区中心城市高教实力雄厚 , 而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一些经济大市以及河南、山东、浙江这样的人口大省 , 好的大学相对较少 , 高等教育短板比较明显 。
表1:主要城市2018年在校本专科、研究生数量(单位:万人)
本文插图
作为最缺高校的中心城市 , 近年来深圳极力弥补高等教育的短板 , 2015年以后更是驶上了快车道 , 频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协议 , 或是在深圳创建校区 , 或是合作办学 , 试图弯道超车 。
在武大之前 , 部分名校已经率先在深圳设立校区 , 哈工大已经在深圳建立了校区 , 并于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 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本部 , 深圳的城市平台效应十分凸显 。
根据深圳当地媒体2018年的报道 , 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 , 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 , 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 , 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
推荐阅读
- FX168财经|欧佩克+产油国或在6月4日举行线上会议 油价续刷3月中旬以来高位
- 财经|上市公司圣象董事长意外离世,股价涨停,难道股民很冷血?
- 乐居财经|蓝光发展: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 BOSS说财经|低调的互联网大佬:与马云齐名,一年累计捐款高达8.5亿
- 每日经济新闻|丹化科技:第一大股东丹化集团质押4400万股
- 易木财经|软银不与愿景联合投资 北汽拟收购神州优车 小鹏汽车秘交IPO文件
- 中国财富网|AI芯片独角兽来了!寒武纪科创板上市申请过会,华为海思曾是第一大客户
- 财经|中国持续减持1200亿,各国纷纷效仿,美国被逼亮出最后“底牌”
- 华文|华文食品4日上会 闯关鱼类休闲零食第一股
- 乐居财经|南山控股[公司]拟转让成都恒璟源49%股权及相关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