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励志资源点不要消费,去创造( 二 )


以欧莱雅集团为例:据欧莱雅2018年的财报 , 集团总销售额为269.4亿欧元 。 其中 , 研发费用占3.39% , 广告费用占30.2% , 销售渠道及行政费用占20.9%——也就是接近一半的收入 , 都用来做广告投放和销售渠道了 。
这些支出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强化前面的这些东西 。
你是谁 , 就用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产品 , 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而当一个社会里面 , 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 , 它就会成为一个共识 。 这种共识会反过来对每个人形成「规训」 , 将这种被灌输的观念内化 , 变成「自己的观念」 。
从而 , 「圈子」就出现了 。
所以 , 品牌的溢价是什么?它固然是一种信誉和保障 , 但更重要的是:
品牌溢价 , 本质上是一种「区隔」的代价 。 是一张入场券 。
你付出这笔代价 , 你就拥有了跟「别人」所区别开来的资格和能力 。
你无需费劲去展示自己、充实自己 , 而单单依靠「拥有某个标签」本身 , 你就能够成为某种人 , 获得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愉悦感 。
反复消费某个品牌 , 你就成了某个品牌的「信徒」 , 具备了「品牌忠诚度」(我个人很反感这个词) , 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我们是同一类人」的体验 。 进而 , 开始围绕在品牌周围 , 建立、划分出圈子 , 开始强调「我们和你们的不同」 。
(可以参考:人类的本性 , 逃不开党同伐异)
但实质上 , 这样的区隔和藩篱 , 本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喜欢什么 , 需要什么 , 就去用什么——这不才是最自然的状态吗?
上述「品牌」两个字 , 可以具体代换成任何一个服装品牌 , 护肤品品牌 , 手机品牌 , 电脑品牌 , 汽车品牌 , 甚至一种爱好、兴趣、「手艺」 , 都是适用的 。
搞笑励志资源点不要消费,去创造
文章图片
偶像产业 , 时尚界 , 品牌宗教 , 大多数兴趣领域 , 几乎都是由这套「消费主义齿轮」驱动前行的 。 它们本质上 , 都是一张张「圈子」与「自我认同」的会员卡 。
也许会有朋友说:这些我理解 , 也接受 , 但我在消费的过程中 , 我感到很快乐 , 这不就够了吗?人难道不应该追求快乐吗?
就算我们接受「人应该追求快乐」的观点 , 但我想说的是:快乐依然是有分等级高低的 。
很多人喜欢说:快乐没有三六九等 , 喜欢读书并不比喜欢打游戏更高尚——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 实际上 , 快乐是有不同层级的 。
最低级的快乐 , 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 , 让你「爽」 , 但仅此而已 。 它并不负责任 , 并不在乎你的阈值会不会被拉高 , 会不会沉溺于短期反馈 , 会不会难以从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里抽离出来 。
(可参考:人生的幸福算法)
大部分消费性的娱乐 , 都属于这一级 。
高一级的快乐 , 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 。 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 , 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 有所得益 , 是充实的 , 没有虚度 。
学习 , 成长 , 一份满意的事业 ,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 , 属于这一级 。
最高层级的快乐 , 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 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 , 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 , 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 , 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 , 乃至于世界 , 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 。
创造 , 给予 , 帮助 , 连接 , 就属于这一级 。
为什么说创造是最高级的快乐呢?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人有3个最基本的需求:稳定 , 联系 , 以及成长 。 什么是成长?指的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确认:「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不仅仅停留在「我」本身 , 更要实现某种超脱「我」的价值 。
或者 , 你也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理解:自我实现的需求 , 总比尊重和社交需求更高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