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父母才能真正读懂“婴语”,看懂宝宝的微表情( 二 )


很出乎意料 , 是不是?
同样有可能被家长误会的 , 还有笑容 。
宝宝的笑脸背后 , 也有可能隐藏着难过、焦虑等情绪 , 或许只是要演示愤怒好斗的心态 。
比如 , 宝宝露下齿笑并不是开心愉悦的表现 , 而是传递一种强烈的威胁情绪 。
露下齿笑和咧嘴笑有着微妙的区别:咧嘴笑 , 嘴巴张得更开 。 当然 , 区别两者的最佳标志 , 是围绕这两种微笑的其它肢体语言 。
比如 , 宝宝在笑的时候 , 身体是放松还是紧绷?眉毛是紧缩还是舒展?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解读他当下的情绪 。
一个笑容真诚与否 , 最容易暴露的 , 是谁都无法直接影响的细微肢体动作 。
眼睛下面有一群小小的肌肉 , 真的开心时 , 这些肌肉会凸出来 , 在眼底形成小小的褶皱 。
这些肌肉不受我们自主控制 , 无法让这些诚实的小肌肉配合撒谎 。
当一个人笑得很真诚时 , 眉毛往往会上扬 , 但是很短促 , 短促到我们几乎都意识不到 。
【壹父母才能真正读懂“婴语”,看懂宝宝的微表情】还是没get到精髓?看看假笑男孩就知道了 。
壹父母才能真正读懂“婴语”,看懂宝宝的微表情
文章图片
身为父母 , 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任何动作掉以轻心 , 认为它们毫无意义 , 也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判断宝宝表情的含义 , 而是要细心观察 , 总结出规律 , 才能更好地解读宝宝的表情 。
领袖型宝宝VS进攻型宝宝
法国的休伯特·蒙塔尼尔教授 , 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项研究提出:将孩子按照主导型和被动型分为六类:
★强势领袖型
★强势进攻型
★被动领袖型
★弱势暴躁型
★弱势胆怯型:
★孤僻型
其中 , 很容易被家长们混淆的 , 是领袖型与进攻型的孩子 。
比如 , 同样是希望能够加入游戏 , 或者获得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 , 两个类型的孩子 , 解决方法会截然不同 。
进攻型的孩子 , 会用“武力”或者“恐吓”的方式来强行加入游戏 , 抢夺小朋友的玩具 。
而领袖型的孩子 , 自有他的一套处理流程 。
他们会向小朋友递上礼物、轻轻触摸小朋友的手、申请加入游戏——主动发送信号 , 坐下或者蹲下 , 和对方的面部处于同一水平 , 然后 , 把彼此的距离拉近到30—50cm , 目光对上时 , 有时候眉毛会向上挑起 , 以加强效果 。
绽放笑容、头部稍倾、手向前伸 , 就组成了无声肢体语言里最直接有力的信号:“我很友善 , 我们一起玩吧?”
研究表明 , 看到这个信号后 , 80%的宝宝都会把自己手头的宝贝分享出来 。
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就是:强势进攻型的孩子爱出击 , 强势领袖型的孩子爱和谐;一个动不动就打人 , 另一个则是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
研究发现 , 强进攻型的孩子 , 一般通过欺负人来表达自我 , 他们对于外部压力的反应最敏感 , 也在疾病面前更加脆弱 。
领袖型的孩子 , 学会了通过社交手段来处理争端或外部压力 , 他们的肾上腺素分泌曲线相当稳定 , 一般也不怎么生病 。
好消息是 , 孩子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 , 有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而家长就是影响他们改变的重要因素 。
还要注意的是 , 这个分类恰恰是为了告诉家长 ,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 不要认为孩子“暴躁”、“懒惰”、“脆弱” , 而是要认真观察孩子 , 找到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 。
把孩子的行为表现归类 , 如果运用巧妙 , 可以帮助父母顺着正确的思路 , 提出正确的问题 , 恰当地对宝宝的行为作出回应 , 开展积极的互动 。
足够的关爱是首要前提
想要达到良好的亲子关系 , 第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宝宝是否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关爱?
有的新生儿妈妈会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宝宝“特别乖 , 不会哭闹着要我抱”、“一点儿也不烦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