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粟裕 , 开国十大将之首 , 他用兵如神 , 屡建奇功 , 就连他的对手张灵甫都曾无奈地说:“此人用兵 , 狡猾异常 , 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 。 ”
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后 , 中央指示让粟裕负责战役的指挥 , 可想而知对粟裕军事谋略能力的信任 , 那么粟裕的指挥天赋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两场战役 。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文章图片
1935年初 , 红十军团要返回赣东北的苏区 , 粟裕当时是军团参谋长 , 按照战略安排 , 他是前锋 , 带领八百多人的部队先走 。
当时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也在这个先头部队里 。
在我们的理解里 , 前锋部队不说武器配备怎样 , 起码战斗力要强悍 , 可偏偏 , 粟裕带的这批人多数是伤员、后勤人员和机关干部 , 名义上有个重机枪连 , 可是却没有弹药 , 战斗力可想而知 。
粟裕依靠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 , 先是带领部队避开了敌军的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文章图片
就这样这支战斗力很弱的前锋部队 , 在粟裕的带领下 , 安全地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 而作为二千多人的军团主力 , 则因为没能冲出包围圈而全军覆没 , 方志敏后来因为返回到主力部队 , 也英勇就义了 。 粟裕成功突围 , 保存了八百多人的革命火种 , 粟裕的实战指挥能力可见一斑 。
接下来我们看看粟裕指挥的另一场著名战役 , 黄桥之战 。 这场战役的胜负关系到我党在整个华东的局面 , 粟裕是苏北指挥部的副总指挥 , 也是实际指挥者 。
他带着八千多人开进了黄桥地区 , 他的对手是国民党军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 , 号称拥兵十万 , 实际三万人 , 兵力对比非常悬殊 , 粟裕是怎么打赢的?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文章图片
首先 , 粟裕抽出了大部分主力担任突击任务 , 只剩四分之一的兵力去防守黄桥 , 西面、南面的警戒由后勤部队担任 , 几乎相当于没有设防 , 这么大胆的用兵 , 一般人可做不到 。
第二 , 把敌翁达独立旅作为第一个攻击目标 , 这个独立旅是韩德勤手下的精锐 , 兵强马壮 , 实力最强 , 一般人都挑最弱的 , 但粟裕却反其道而行之 , 挑最强的 , 先集中兵力打掉敌人最强的 , 震慑住那些杂牌部队 。 棋行险招必须领导者有胆魄 , 这也是此战一大亮点 。 敌人也不会想到我军第一个目标是他们的精锐 。
第三 , 对时机把握非常精准 , 准确地判断出了翁达部队进入我军伏击圈的时间 , 全歼了这支部队 。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文章图片
第四 , 此战关键是守住黄桥 , 这是此战的中心 , 粟裕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一手带出来的三纵司令陶勇 , 这是一位狠人 , 能打硬仗 。 正如粟裕预料的一样 , 黄桥是战役的中心 , 也是敌军攻打火力最猛的地方 , 如果丢了整个战局就会发生变化 , 因此他交给战斗力强悍的陶勇的第三纵队 。
选择的留守兵力虽然人数少 , 战斗力却很强悍 , 纵队司令陶勇打到关键时刻 , 甚至持刀和敌人肉搏 , 最终保住了黄桥 。 说明粟裕看人很准 , 但凡他错了一个环节 , 整个战局就会发生大逆转 。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
文章图片
第五 , 打仗重在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 , 以及敌方的进攻时间 。 谁能准确地预判出敌人进攻时间 , 谁就占得先机 。 粟裕连续三次判断出敌军的总攻时间 , 让敌军的三次进攻还没能真正发起 , 就被直接打了回去 。
这点不仅考验一个指挥官的指挥能力 , 更多是考验一个指挥官的战场判断力 , 一旦出现错误 , 就会万劫不复 。 说明粟裕对整个战局的进度 , 把握得非常好 。
【粟裕用兵有多“精妙”?看完他这2次战役,你就懂了!】黄桥战役的胜利 , 为我军在华东打开了局面 , 粟裕的军事才能也再次展露无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