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畏因人畏果”在逻辑上(生活中)引申意义有哪些(不谈宗教不谈主义,说些道理就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西部刑侦大案记实》中有个媳妇,因她婆婆对他不好,她就杀了她婆婆还煮来吃了。。。事后记者采访她,她自己这样说:
“菩萨畏因人畏果”在逻辑上(生活中)引申意义有哪些(不谈宗教不谈主义,说些道理就好)?
【“菩萨畏因人畏果”在逻辑上(生活中)引申意义有哪些(不谈宗教不谈主义,说些道理就好)?】
“菩萨畏因人畏果”在逻辑上(生活中)引申意义有哪些(不谈宗教不谈主义,说些道理就好)?
“菩萨畏因人畏果”在逻辑上(生活中)引申意义有哪些(不谈宗教不谈主义,说些道理就好)?
她不懂法,也不认为“杀人犯法”,所以仅仅因为婆婆待她不好,就轻易的杀了她。我们知道法律的作用不光在于惩罚、制裁犯罪行为,也在于“预防违法犯罪”。因我们人知法懂法,知犯法必然“受到惩罚”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如前面这个例子,假若这个妇女懂法,会不会犯下同样的“杀人罪”?很有可能就不会,婆婆待她不好,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有很多,大不了离婚便是。杀人是最愚蠢的做法。这就是懂法和不懂法的区别。菩萨畏因,凡夫怕果。也是这个道理
从认知的角度有所不同,菩萨深信因果,深知因果,知有因必有果。所以不会造作恶因。因知“善恶有报”。而凡夫不信因果,所以往往轻易的造下恶因,以为无报,只有最后事到临头才知道后悔,或者怨天尤人。而不知全是“自作自受”。举个例子,比如现代社会,不少人以为只要法律管不到自己,或者别人不知道什么黑心的事都可以做,所以坑蒙拐骗,或者损人利己,伤天害理,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是不信因果,以为无报。所以《地藏经》上讲: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网友的回复
不需要复杂故事和牵强的例子,因为内在关联和逻辑本身很简单 :无非是心境决定眼界,眼界决定境界。


    推荐阅读